[实用新型]机械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1628.1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3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卢宇;李新;邹泉敏;刘峰;刘富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宇 |
主分类号: | B66C13/00 | 分类号: | B66C1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2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操作 四联泵 液压 系统 | ||
1.机械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包括有第一油泵(11)、第二油泵(12)、第三油泵(13)、第四油泵(14)、回转液压系统(2)、吊臂伸缩液压系统(3)、控制液压系统(8)、起升液压系统(5)、吊臂变幅液压系统(6)及先导油源阀组(7);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液压系统(8)包括有流量分配阀组(4),所述的流量分配阀组(4)两端分别配设有与第一油泵(11)出口连通的第三进油口(P3)、与第二油泵(12)出口连通的第二进油口(P2);所述的流量分配阀组(4)上配置有控制吊臂伸缩液压系统(3)的伸缩机械控制联(41)、控制吊臂变幅液压系统(6)的变幅机械控制联(42)、控制起升液压系统(5)的主起升机械控制联(43)和副起升机械控制联(44);所述的先导油源阀组(7)上配置有与第三油泵(13)出口连通的第一进油口(P1),所述的第一进油口(P1)出口端分别连接有恒压控制溢流阀(71)、蓄能器(72)和恒压油源输出口(Y);所述的第四油泵(14)出油口经空调(74)与回转液压系统(2)的第四进油口(P4)连接;所述的恒压油源输出口(Y)分别与回转液压系统(2)的回转制动器控制阀组(21)、吊臂伸缩液压系统(3)的伸缩油缸切换阀组(31)、起升液压系统(5)的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连接,并相控制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流量分配阀组(4)上还配置有控制第二进油口(P2)、第三进油口(P3)液流分合的中间机械控制联(45),第三进油口(P3)侧的油路均与主起升机械控制联(43)、副起升机械控制联(44)压力口连接,相应地,第二进油口(P2)侧的油路均与伸缩机械控制联(41)、变幅机械控制联(42)压力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回转液压系统(2)还包括有与第四进油口(P4)连接的回转缓冲阀组(22),所述的回转缓冲阀组(22)内配有第一换向阀杆(23)、第二电磁阀(DHF2)、控制测压口(K)及第一回转输出口(A11)、第二回转输出口(B11),所述的控制测压口(K)与第四进油口(P4)连接;所述的第一回转输出口(A11)、第二回转输出口(B11)之间连接有回转马达(24),且该回转马达(24)上还配装有回转制动器(28);第一回转输出口(A11)、第二回转输出口(B11)之间经第一梭阀(22a)选择形成有中间回路(22b),该中间回路(22b)与第二电磁阀(DHF2)进口连接,第二电磁阀(DHF2)出口经第二减压阀(22c)与所述的控制测压口(K)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回转制动器控制阀组(21)内配有第一电磁阀(DHF1)、第一液控换向阀(25)、第二梭阀(26)、第一单向节流阀(27)及第二输出口(Y2),第一液控换向阀(25)的驱动端(25a)与所述的控制测压口(K)连接;第一电磁阀(DHF1)和第一液控换向阀(25)的进口均与所述的恒压油源输出口(Y)油路连通,而出口分别与第二梭阀(26)的两侧端连接,且该第二梭阀(2)的中间端经第一单向节流阀(27)与所述的第二输出口(Y2)连通,该第二输出口(Y2)与所述的回转制动器(28)连接;所述的回转缓冲阀组(22)上还制有回油测压口(Pt),且该回油测压口(Pt)与所述的第一液控换向阀(25)弹簧腔(25b)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吊臂伸缩液压系统(3)还包括有第一伸缩油缸(33)、第二伸缩油缸(34);所述的伸缩油缸切换阀组(31)上配有第一伸缩输出口(A12)、第二伸缩输出口(B12)和伸缩进油口(P6),所述的伸缩机械控制联(41)出口分别配有第一伸缩接入口(A7)和第二伸缩接入口(B7),第一伸缩接入口(A7)与伸缩进油口(P6)连接,第一伸缩输出口(A12)经第一单向平衡阀(32)与第一伸缩油缸(33)的无杆腔进油端连接,第二伸缩输出口(B12)经第二单向平衡阀(36)、第一伸缩油缸(33)中间的过渡套管(33a)与第二伸缩油缸(34)的无杆腔进油端连接,而第一伸缩油缸(33)、第二伸缩油缸(34)的有杆腔进油端同时与第二伸缩接入口(B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宇,未经卢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16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