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91506.2 | 申请日: | 2010-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6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剑平;李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平洋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7/22;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指一种广泛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MP4、PDA、GPS等电子通信产品的背光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s,LED)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应用,也带动了周围相关产业的发展,其组件或模块的应用涵盖了液晶电视、NB、手机及多媒体相框等等,而这类商品已成为生活上所必需的资通辅助设备;近年来利用LED当显示器背光源的产品大量增加。
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结构,该背光模组是由光源1、导光板2、扩散片3、稜镜片4、反射板5等光学元件组成。通过背光模组,将光穿过液晶面板6。
目前的这种背光模块仍然有许多技术瓶颈须待克服,例如:散热、可靠度、成本与高成本等。如何有效的提高背光模块的发光效率并且同时降低其热的产生将是未来研发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结构,其可克服上述缺陷,能有效提高背光模组的发光效率并同时降低其热的产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结构:
一种背光模组结构,其包括:光源、导光板、扩散片、稜镜片及反射板,其中,在导光板的表面上设有反射面,该反射面为铝膜。
上述的背光模组结构,其导光板的反射面上设有微凸型反射镜阵列。
优选地,上述的微凸型反射镜阵列中的微凸型反射镜的高度及大小不等。
优选地,上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均光板,该均光板表面也设有微凸型反射镜阵列。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光源发出来的光,透过具有不同高及大小的微透镜阵列,以及在其背面镀上一层高反射金属层,将光源的侧向发散光适度的引导成为垂直方向的面光源,同时再透过上方微透镜阵列组成的均光板设计,再将面光源适度的均匀化,以达到大面积液晶面板所需的均光效果,因此可大幅提升灯源的使用效率,其可有效的减低背光模块内LED的使用数量以降低LED背光模块的温度,除了可有效解决LED背光模块的热效应问题外,同时也符合环保设计的概念。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结构,其包括光源1、导光板2、扩散片3、稜镜片4、反射板5及均光板7,其中:
在导光板2的表面上设有反射面21,该反射面21为镀在导光板2表面上的金属膜,在本实施例中,其为铝膜。
另外,在导光板2的反射面21上设有微凸型反射镜阵列22。在本实施例中,该微凸型反射镜阵列22中的微凸型反射镜的高度及大小不等。
均光板7的表面也设有微凸型反射镜阵列71。该均光板7及其表面微凸型反射镜阵列71的设置,使光源适度的均匀化,以达到大面积液晶面板所需的均光效果。
使用时,光源1通过反射板5、导光板1、均光板7、扩散片3及稜镜片4,使光穿过液晶面板6。
虽然通过这一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实用新型的表面样式和尺寸大小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平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平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15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实验桌
- 下一篇:细长螺栓头部无切削加工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