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粉供应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90609.7 | 申请日: | 2010-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7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刘曾剑 |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粉 供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给激光打印机、复印机等成像设备供应碳粉的碳粉供应盒,具体地说涉及这种碳粉供应盒的出粉口启闭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常见的激光类成像设备包括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等,以复印机为例,其内部结构通常包括一个光学系统,用于扫描文件原版的照明;图像生成系统,用于在纸面上形成碳粉图像;纸输送系统,用于将纸从存纸托盘,通过图像生成系统与定影部件送往纸输出托盘。所有这些部件均设置在复印机体上。在复印机体的顶面上安装着放置原版文件的透明的原版文件放置平板,而在原版文件放置平板上设有原版文件盖,用于将原版文件压紧在原版文件放置平板上。在原版文件放置平板的下面,设有光学系统。
图像生成系统放置在光学系统下面,并具有一个感光鼓。主充电器、显影部件、转移充电器和清洁部件依序沿着感光鼓的回转方向放置在感光鼓的周围。感光鼓被驱动与光学系统对原版文件的扫描同步转动,并在由主充电器均匀充电后,暴露在光学系统的照明之下。这样,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再由显影部件显影成碳粉图像。碳粉图像被转移至从送纸托盘送来的纸上。然后,被转移的碳粉图像由定影部件热定影在纸面上。碳粉图像定影在其上的纸被输出至纸输出托盘中。图像转移后,残留在感光鼓表面上的碳粉被清洁部件回收。
在高页产量的激光打印机、复印机等成像设备中,通常将感光鼓组件、显影组件、碳粉供应盒分别制作成独立组件并安装在成像设备中,从而进行显影打印工作。CN03107648.3号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揭示了一种筒形结构的碳粉供应盒,其中,该碳粉供应盒的出粉口启闭结构采用一种可活动的密封塞结构,安装碳粉供应盒时,先将碳粉供应盒装入成像设备中,然后成像设备内的动力传送结构固定该密封塞,使密封塞不能后退,同时拉动碳粉供应盒的主体向后运动,使盒主体与密封塞脱离形成出粉口。此种结构的弊端是,大容量的碳粉供应盒通常重量较重,通过拉动机构拉动盒主体时,对拉动机构的强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成像设备中的拉动机构强度要求的碳粉供应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设计碳粉供应盒,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中,该成像设备内具有作用方向与该碳粉供应盒的装入方向相反的出粉口开启机构和作用方向与该碳粉供应盒的抽出方向相反的出粉口关闭机构;所述碳粉供应盒包括:用于容纳碳粉的盒主体,该盒主体具有储粉仓和送粉仓,该送粉仓内设置有碳粉输送架;用于排放碳粉的出粉口,形成在所述送粉仓的前部;可在开启所述出粉口的开启位置与关闭所述出粉口的关闭位置之间滑动的护罩部件;其中,所述护罩部件的前部设有可被所述出粉口开启机构阻挡以开启所述出粉口的限位部,该护罩部件的后部设有弹性悬臂,所述盒主体在所述护罩部件的后方设有用于将所述弹性悬臂向外侧撑开至可被所述出粉口关闭机构阻挡以关闭所述出粉口的位置的凸台。
较好地,当所述护罩部件处在关闭位置时,所述弹性悬臂与所述凸台脱离接触;当所述护罩部件处在开启位置时,所述弹性悬臂与所述凸台相配合。所述凸台为条状的凸筋,所述凸筋沿轴向延伸且分布于所述送粉仓的仓体前端部的两侧。所述弹性悬臂分布于所述护罩部件的两侧,且每一侧的弹性悬臂与同侧的凸筋基本位于一条直线上。
较好地,所述送粉仓的前部固定有一出粉口部件,所述出粉口形成在该出粉口部件的底面上;所述碳粉输送架的前端穿过所述出粉口部件,并与该出粉口部件形成可相对转动的配合。所述出粉口部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导向凸条,所述护罩部件的两侧内壁面上分别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护罩部件通过其滑槽与所述导向凸条配合可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出粉口部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06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