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铸造模具的下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9524.7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2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浩 |
主分类号: | B22D13/10 | 分类号: | B22D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3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铸造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模具,尤其是涉及离心铸造模具的下模结构。
背景技术
离心铸造下模为整体结构,在生产过程中,下模受金属液体热量传导的影响,其温度也不断随之升高,由于内环受热面积最大,而其材料实体却较少,因此内环要比下模本体热膨胀率要高出许多。当铸造结束后,模具处于自然冷却,内环散热面积较大,很容易冷却收缩。由于下模本体和内环为一体结构,这样长期冷热交替,在最薄弱部位(内环)最容易因疲劳而产生裂纹,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易产生裂纹的离心铸造模具的下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离心铸造模具的下模结构,包括下模本体和内环,所述内环套接在本体内,所述本体与内环之间存在间隙,即本体与内环为两个单独的部件,内环在热胀冷缩的的时候受到本体的束缚较小,有效防止裂纹的产生。
由于内环受热,直径方向上的膨胀尺寸约在0.1~0.4毫米之间,故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与内环的间隙宽度在0.1~0.4毫米之间,最优选的是所述间隙为0.3毫米,这样模具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无论内环受热膨胀还是冷却收缩,都不会受其他部位制约,有效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得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铸造模具的下模,将本体和内环设置为单独的部件,减少热胀冷缩作用对下模的影响,使得内环不易产生裂纹,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离心铸造模具下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所示,一种离心铸造模具的下模结构,包括下模本体1和套接在本体1内的内环3,本体1与内环3之间存在间隙5,内环3可与本体1分离,即本体1与内环3为两个单独的部件,在生产过程中,下模受热温度升高,内环3受热膨胀,由于内环3与本体1之间存在间隙5,在热胀冷缩的的时候内环3受到本体1的束缚较小,有效防止裂纹的产生。
由于内环3受热,直径方向上膨胀的尺寸约在0.1~0.4毫米之间,作为优选,本体1与内环3的间隙5的宽度在0.1~0.4毫米之间。
在实际生产中,将本体1与内环3之间的间隙5的宽度定为0.3毫米,这样模具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无论内环3受热膨胀还是冷却收缩,在一定的范围内,都不会受其他部位制约,有效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浩,未经陈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9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定向凝固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缸套毛坯离心铸造分体式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