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间接加热同介质微变量太阳能换热降垢吸排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9387.7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2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正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间接 加热 介质 变量 换热降垢吸排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能能热水器用的防水垢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太阳能间接加热同介质微变量太阳能换热降垢吸排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水在被加热时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水中溶解的钙离子和镁离子,与某些酸离子形成的不溶于水的化合物或混合物,即水垢。如图1所示是U型管承压式太阳能集热器中的全玻璃真空管内置U型金属管的加热模式。吸热工质1水在金属管内流动并吸收光热装换的热量后增温,水被连续的加热,水垢3形成在金属管内壁上。太阳能储水箱内的水自下而上依次连续的流经U型管2加热,日积月累,U型管2内壁形成大厚度水垢。严重降低换热效率,也会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寿命,危害巨大。
为此,现有技术中,设计了图2所示的U型管承压式动力循环间接太阳能加热集热器4。它选用高浓度防冻液、导热油等来作为流经U型管的载热工质,来减少水垢的产生。该集热器4中,太阳能加热的液体与储水箱8中的水7,属于不同介质之间的换热。但这种太阳能加热集热器4的结构会变得相当复杂,装置中需要增加膨胀罐6,用到特种循环泵5和特种换热器9等。这种装置虽然有效解决了水垢的形成,但却增大了成本,而且循环液泄漏会带来一系列危害,减少了太阳能热的应用范围。如该装置在医药行业、食品行业等,就不适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太阳能间接加热同介质微变量太阳能换热降垢吸排器。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太阳能热水器容易结垢,结构复杂,成本高和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汇流端、疏导段、放压段、扩散端和阻尼孔板,汇流端扩涨口与疏导段一端连接,疏导段的另一端端口设有阻尼孔板;放压段穿过阻尼孔板的中孔后,伸入疏导段的内腔,放压段外壁与疏导段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扩散端扩涨口与放压段外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在于汇流端为金属管,呈喇叭口状结构,包括汇流直管段和汇流锥管段,汇流锥管段扩涨口的内径与疏导段的内径相等,汇流直管段上设有外螺纹,汇流端的 管壁厚3mm至5mm。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在于疏导段是一等径金属管,其内径大于放压段的外径6mm至10mm,疏导段一端有局部内锥度,疏导段的壁厚3mm至5mm。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在于放压段是一管等径金属管,放压段的壁厚3mm至5mm,沿放压段的外壁开有多个直径为5mm至10mm的放压孔。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在于扩散端是一金属管,壁厚为3mm至5mm,呈喇叭口状结构,包括扩散直管段和扩散锥管段,扩散锥管段扩涨口的外径为6mm-10mm,扩散直管段上设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在于放压段外壁与疏导段内壁之间的间隙是3mm至5mm。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在于阻尼孔板是一个金属圆盘,金属圆盘中央为中孔,中孔的内径大于放压段的外径,金属圆盘上均匀分布有阻尼孔,阻尼孔直径为1mm至3mm。阻尼孔至少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增大U型管使用寿命和保证太阳能间接加热集热器安全可靠运行。本实用新型用在以水作为热工质的U型管承压式动力循环太阳能间接加热集热器中,能够在不对水质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水垢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全玻璃真空管内置U型金属管加热模式示意图。
图2是U型管承压式动力循环太阳能间接加热集热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间接加热集热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放压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扩散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阻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汇流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3到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汇流端31、疏导段24、放压段25、扩散端28和阻尼孔板29,汇流端扩涨口与疏导段24一端连接,疏导段24的另一端端口设有阻尼孔板29。放压段25穿过阻尼孔板29的中孔后,伸入疏导段24的内腔。放压段25外壁与疏导段24内 壁之间留有间隙,放压段25外壁与疏导段24内壁之间的间隙是3mm至5mm。扩散端扩涨口与放压段25外端连接。
汇流端31为金属管,呈喇叭口状结构,包括汇流直管段22和汇流锥管段23,汇流锥管段扩涨口的内径与疏导段24的内径相等,汇流直管段22上设有外螺纹,汇流端的管壁厚3mm至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正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正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93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系列减速机调试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智能水循环预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