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缝隙原木垛木墙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9085.X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9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柏文峰;杨静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8 | 分类号: | E04B2/0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隙 原木 垛木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垛木墙,特别是一种由带槽口的原木搭成的垛木墙,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和农村的不断发展,绝大多数的居民都已经住在砖混结构的住宅之中。但是在一些交通不便、通讯尚未普及的地方,人们仍然居住在木质结构的房子中。特别是在深山、森林中,很多房子的墙壁都是用原木搭建起来的垛木墙。由于原木不够毕直以及表面不平整,原木搭垒起来的垛木墙存在大量的缝隙,既不保暖,也不挡风,而且蚊虫容易进入室内,这样大大降低了垛木房的居住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垛木房的墙壁因缝隙大而带来的不保暖、不挡风,而且蚊虫容易进入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缝隙的原木垛木墙。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无缝隙的原木垛木墙,包括由原木搭垒起来的垛木墙,其特征在于在两两相配接的原木上分别设有凹槽或者凸起,以便其中一原木上的凸起置于另一原木上的凹槽内。以便相互搭垒后构成垛木墙。
所述凹槽的断面形状设为平面、圆弧形、或者方形、或者V形、或者梯形、或者L形。
所述凸起的断面形状设为与凹槽形状相适应的平面、圆弧形、或者方形、或者三角形、或者梯形、或者L形。以方便原木与原木之间的紧密结合。
所述两两原木之间的凹槽或凸起之间填充有填充物,以补强密封。
所述填充料可设为有机填充料,或者无机填充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使两两原 木通过其上的凹槽或凸起相互搭垒,并在凹槽与凸起之间填充进填充物,从而构成保暖、挡风、挡蚊虫的垛木墙,在机械加工条件有限的地区,只需用普通的砍凿工具就可以在原木上开凿出凹槽或者凸起。同时填充料的使用也避免了因人工开凿时,开凿面不规则,表面比较粗糙而带来的诸多问题,既填实了缝隙,又加强了保暖、挡风效果,本实用新型可行性高,普及率高,实为一理想的原木垛木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之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缝隙原木垛木墙,包括由原木1搭垒起来的垛木墙,在位于下方的原木1上设有V形凹槽2,在位于上方的原木1上设有三角形凸起3,以便上方原木1上的凸起3插入下方原木上的凹槽2内,再在凹槽2与凸起3之间填充进填充料4,如图1,从而相互搭垒构成垛木墙。
如图2,在位于下方的原木1上设有平槽5,在位于上方的原木1上设有平面6,以便上方原木1上的平槽5置于下方原木上的平面6上,再在它们之间填充进填充料4,从而相互搭垒构成垛木墙。
如图3,在位于下方的原木1上设有方形凹槽7,在位于上方的原木1上设有方形凸起8,以便上方原木1上的方形凸起8插入下方原木上的方形凹槽7内,再在凹槽7与凸起8之间填充进填充料4,从而相互搭垒构成垛木墙。
如图4,在位于下方的原木1上设有L形凹槽9,在位于上方的原木1上设有L形凸起10,以便上方原木1上的凸起10插入下方原木上的凹槽9内,再在凹槽9与凸起10之间的纵向缝隙中填充进填充料4,从而相互搭垒构成垛木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90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立多筒式环保节能锅炉
- 下一篇: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治理布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