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戳铲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88026.0 | 申请日: | 2010-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8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俊林;马凤华;马潮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俊林 |
| 主分类号: | A62B99/00 | 分类号: | A62B99/00;A01B1/02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 地址: | 0644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戳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工具铲,具体地说是一种用力戳切硬物用的戳铲。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工具铲,如铲锹,铲板等,只能作为铲装坚硬货物使用,当遇到大块的硬物不能直接装起,或需要将其跺开分隔成小块时,由于这些工具没有刃,不能完成跺开分割的作业任务。尤其是地震救灾时,在救援过程中经常遇到大块重物或混凝土板压在需要救出的人员或用物上,使用大型机械无法作业,小型工具铲锹,铲板等没有戳切硬物的功能,研发救援使用的、体积小便于携带的、具有戳切功能的手工工具呼之欲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便捷、戳切锋利的戳铲。
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戳铲,包括铲柄和铲头,所述的铲柄为圆柱管,与铲头固接为一体,铲柄与铲头的连接部位是向下弯曲的弧状结构,所述铲头的头部设有宽1.5~2.0厘米的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铲头的头部两端带翼,并设置有宽刃,作业面积大,戳切使用锋利。其铲柄为圆柱管,管状结构使得整个戳铲重量轻,便于携带。而且作业使用时,便于握攥。铲柄与铲头的连接部位是向下弯曲的弧状结构,使铲柄与铲头连接牢固,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铲刃1,铲头2,铲柄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施例是一种戳切硬物作业用的戳铲,有铲柄3和铲头2组成。见图1,铲柄3为圆柱管,与铲头2焊接为一体,铲头2的头部设有宽1.5~2.0厘米的铲刃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铲刃宽2.0厘米。铲头2的头部两端带翼。见图2,铲柄3与铲头2的连接部位是向下弯曲的弧状结构,这种结构使铲柄3与铲头2连接牢固,耐用。
使用时,手攥铲柄3,向下用力戳切硬物,重力作用于铲头2上,锋利的铲刃1似刀片直接作用于硬物上,瞬间被切割分离,非常适用于救援及切割硬物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俊林,未经马俊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8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隔式亲水非织造材料
- 下一篇:经络激活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