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起球保暖针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7481.9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4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林资富;翁维良;任志国;韩一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茂腾针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6 | 分类号: | D04B1/16;D04B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6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起球 保暖 针织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面料,尤其涉及一种保暖针织面料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毛巾布组织,由底纱和面纱同时成圈编织而成,面纱的沉降弧形成毛圈,毛圈高度约1-2mm,毛圈经单面刷毛、摇粒后织物的保暖效果好,但平面不刷毛容易起球,平面抗起球等级一般为1~2级。
一般的双面布组织,组织结构不够紧密,导致刷毛时因刷毛破坏背面毛圈,而影响到正面毛圈成圈时的紧密程度,效果不好,降低织物的保暖性能。刷毛时会破坏织物平面平整度,降低织物平面抗起球性能。
为得到抗起球效果好的保暖织物,一般将一块抗起球效果好的面料同一块保暖面料互相贴合,从而制成抗起球效果好的保暖面料。但是此生产工艺加工工序繁多,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抗起球保暖针织面料,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正面是75D/36F PBT的高缩纱和背面是150D/288F的涤纶纱;所述的高缩纱和涤纶纱间隔排列编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需经两块面料复合在一起,加工成本低;不仅织物具有极好的隔热保温功能,穿着更舒适柔软,而且织物不易起球,抗起球效果好,抗起球等级可达到4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正面是75D/36F PBT的高缩纱1和背面是150D/288F的涤纶纱2;所述的高缩纱1和涤纶纱2间隔排列编织;
所述的正面是平面;所述的背面呈凸起状。
本实用新型使用28针34时双面针织机织成,织物的正面采用75D/36F PBT高缩纱织成,背面刷毛面采用了150D/288F涤纶纱织成,75D/36F PBT高缩纱经染色135度高温高压染色时,使织物正面结构收缩的更紧密结实,因正反两面纱线收缩不同,正面因高温收缩密实,导致背面毛圈不收缩而有隆起毛圈效果,使刷毛后加工时更容易将此150D/288F超细纤维刷的更绒密,更阻止织物内层与外层空气间流通,增加织物整体的隔热保温功能,使织物保暖性更好,穿着更舒适柔软。
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全为75D/36F PBT高缩纱,编织成平面,经平面紧密且平整,减少织物经后加工刷毛过程中影响平面成圈效果,提高了织物平面的抗起球效果,抗起球等级可达4级。
图1中1为75D/36F PBT高缩纱,2为150D/288F涤纶纱,高缩纱和涤纶纱间隔排列编织。由于75D/36F PBT收缩,使150D/288F的线圈凸起,因此涤纶纱截面的刷毛面較容易刷毛,使刷出来毛感较密实,较为保暖。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图,75D/36F PBT高缩纱1使织物结构更紧密厚实,穿着时织物贴身,阻止空气流通,增加织物整体的隔热保暖功能,使织物保暖性更好。75D/36F PBT高缩纱编织成的平面,紧密且平整,不易起球,抗起球效果,抗起球等级可达4级;由150D/288F涤纶纱2织成,经刷毛、梳毛、剪毛、摇粒等工序制成的起绒面,使织物穿着更舒适柔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茂腾针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茂腾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74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