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型车平衡轴横梁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6741.0 | 申请日: | 2010-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5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坤;严慈林;易天晶;薛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厚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车 平衡 横梁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是重型车平衡轴横梁总成。
背景技术
解决重型车车架平衡系统中平衡悬架、碰撞传动轴、平衡轴断裂的技术难题,实现节能降耗、降低营运成本的目标,是汽车制造行业探索多年的热门课题。重型车在恶劣路况下,只靠车架的整体质量进行控制都解决不了源头问题。国内外虽然也曾有多种局部试改方案,也就有双轴平衡轴悬架的出现,虽然能够解决平衡悬架、平衡轴断裂的技术难题,但是其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过高,质量过大也给装配和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同时由于车架自身和平衡悬架的装配关系也会对造成车架的变形和开裂,致使翻举不平稳。所以说单纯解决车架系统,进行局部改造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重型车车架容易变形、开裂和翻举不平稳以及平衡悬架、碰撞传动轴、平衡轴断裂的技术难题,特提出重型车平衡轴横梁总成。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重型车平衡轴横梁总成,包括两个U型钢梁,其特征在于:把两个U型钢梁背靠背连接成一个“工”字型整体,在两个U型钢梁的两侧边设有L型支架,L型支架连接有底座。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在两个U型钢梁的U型槽内再设有和U型槽吻合的U型钢梁。
对上述方案的再改进在于:所述的底座是用铸钢铸成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集铸钢底座、双U型钢梁、支架为一体,有效地保护平衡轴,替代平衡轴悬架,从源头上解决了重型车车架容易变形和开裂,工程车翻举不平稳,碰撞传动轴的技术课题。用双U型双层钢梁替代曲形平衡轴悬架,避免连通轴跟传动轴碰撞。用铸钢底座替代平衡轴悬架支架,内嵌于大梁间,和整个车架形成一个整体,避免了与驱动桥的接触。该产品采用集成一体的设计结构,既克服了分体设置制造材料的重复浪费和安装的重叠累赘,又保障了重量的减轻和装机空间的节省,同时还保障了功效的最佳发挥。双U型钢梁直接铆接为一体,比从前两者分体可节省材料40%,减轻重量35%,节省装机空间5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成组装示意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总成组装示意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总成组装示意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双U型钢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把两个U型钢梁1背靠背连连接成一个“工”字型整体,在两个U型钢梁的两侧边设有L型支架2,L型支架2连接有底座3。
在两个U型钢梁1的U型槽内再设有U型槽吻合的U型钢梁4。
底座3是用铸钢铸造成的。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铸钢直接铸造出“T”字底座,使的更加简化支架和装配方便。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大梁之间,起到平衡车身,保护平衡轴和驱动桥,使整车稳定行驶。对提高重型车的安全行驶有重大意义。集铸钢底座、双U型钢梁、铸钢支架为一体,有效的保护平衡轴,替代平衡轴悬架支架,从源头上解决了重型车车架容易变形和开裂,工程车翻举不平稳,碰撞传动轴的技术课题。用双U型双层钢梁替代曲形平衡轴悬架支架,避免连通轴跟传动轴碰撞。用铸钢底座替代平衡轴支架,内嵌于大梁间,和整个车架形成一个整体,避免了与驱动桥的接触。该产品采用集成一体的设计结构,既克服了分体设置制造材料的重复浪费和安装的重叠累赘,又保障了重量的减轻和装机空间的节省,同时还保障了功效的最佳发挥。双U型钢梁直接铆接为一体,比从前两者分体可节省材料40%,减轻重量35%,节省装机空间50%。
以铸钢件为支撑底座:使车架整体受力更加均匀和抗震抗压能力加强。以双”L”型铸钢作为支架:平衡轴横梁总成利用和车架一样的双层U型钢板作为横梁支撑架,比原来老式横梁支撑架以长宽为主节省了原材料,同时双层U型钢板和双层U型车架形成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以梯形强力支撑为取力器安装支架:通过梯形铸钢件的力学原理,使其紧固能力达到最佳效果,取力器不会再有松晃、摆动的现象,使驱动桥的使用寿命大大加长。以上设计集多种功能为一体优化组合结构设计,使总成产品结构紧凑合理,便于科学组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内在品质。其在各种恶劣的路面环境下可以加强重型车行驶中的平稳性。对方便使用和降低营运成本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技术创新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厚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市厚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6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扰流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153降重心后悬吊耳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