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驼峰状橡胶关节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6498.2 | 申请日: | 201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3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彬;王宏;王明星;刘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50 | 分类号: | B61F5/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驼峰 橡胶 关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减振部件,特别是一种橡胶金属复合的橡胶关节类弹性元件产品,主要用于各种机车车辆的转向架用的橡胶弹性元件中,同时也可以适用于工程机械等任何减振弹性连接的部位。
背景技术
橡胶关节类弹性元件是常用的一种橡胶金属复合的减振元件,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减振场所,尤其是在机车车辆的转向架中应用十分普遍,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又是三大件式(金属外套+橡胶+芯轴)的结构,而这种结构有其一些特点,同时也有缺点,特点是它们的性能能基本满足各种工况的使用,缺点是,当球铰的径向/轴向刚度比要求小于5∶1时,这种结构就满足不了要求了。而目前很多橡胶关节为了满足车辆动力学性能要求,需要径/轴刚度比达到2∶1,甚至是1∶1。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橡胶关节的不足,提供一种径/轴刚度比更小,能满足车辆动力学性能要求的橡胶关节类弹性元件。这种橡胶关节类弹性元件易于控制预压缩量,且径/轴刚度比能达到2∶1左右,甚至是1∶1。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驼峰状橡胶关节类弹性元件,包括金属外套、隔套、芯轴和弹性橡胶体,橡胶关节的隔套、芯轴和弹性橡胶体整体硫化在一起,其特点在于:金属芯轴上有两个驼峰状的突起,金属隔套为两瓣结构,且在隔套中部有一个“V”型突起,金属芯轴上驼峰状的突起与隔套中部的“V”型突起相互镶嵌、咬合硫化在一起。在硫化后金属隔套与原直径相比沿径向是分开成有一定间隙,再将硫化体整体过盈压入外套,使分开的两瓣外套闭合,形成成品。金属隔套和弹性橡胶体硫化后与原直径相比沿径向是分开成有间隙的橡胶金属硫化体。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橡胶关节类弹性元件包括金属外套、隔套、芯轴和弹性橡胶体,弹性橡胶体位于金属隔套与金属芯轴之间,且弹性橡胶体的外表面与金属隔套粘结在一起,弹性橡胶体的内表面与金属芯轴粘结在一起,金属隔套的外表面与金属外套的内表面通过过盈配合压装在一起,其中金属芯轴有两个驼峰状的突起,,金属隔套中部有一个“V”形突起,两者的突起相互镶嵌、咬合在一起,两突起的形状可以根据产品性能需要进行调整。在结构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由于芯轴的最大部位大于内钢套的内径,因此金属隔套须作成分瓣结构,方可进行组装并硫化。
2)由于金属隔套设计成分瓣式,硫化时沿径向适当分开一段距离,安装时分瓣金属隔套合拢,因此橡胶就能得到一定的预压缩应力,调整两瓣隔套沿径向分开的间隙,就可以调整橡胶的预压缩量。。
3)由于驼峰状的结构设计,橡胶弹性体呈“V”形状,通过对产品的径向预压缩转化为对橡胶弹性体径向、轴向都有预压缩应力,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疲劳寿命。
4)由于驼峰状的结构设计,这类橡胶关节径/轴刚度比能有效地实现小于5∶1的径/轴刚度比,可以达到2∶1,甚至是1∶1。
附图及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外套;2、金属隔套;3、弹性橡胶体、4、芯轴。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面将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橡胶关节类弹性元件,包括金属外套1、隔套2、芯轴4和弹性橡胶3体,其特点在于:橡胶关节的金属隔套2、芯轴4和弹性橡胶体3整体硫化在一起,其中金属芯轴4上有两个驼峰状的突起,金属隔套2为两瓣结构,且在隔套2中部有一个“V”型突起,金属芯轴4上驼峰状的突起与隔套2中部的“V”型突起相互镶嵌、咬合硫化在一起的。金属隔套2和弹性橡胶体3硫化后与原直径相比沿径向是分开成有间隙的橡胶金属硫化体,再将硫化体整体过盈压入外套1形成成品。
球铰类橡胶弹性元件的制作具体步骤如下:
1、将金属芯轴4加工出两个驼峰状的突起,再将金属隔套2加工出一个“V”型突起,并切成两瓣结构;
2、将金属隔套2、芯轴4置入硫化模具内,通过模具确保在金属隔套2沿直径方向分开一定的距离,再将弹性橡胶体3注入金属隔套2与芯轴4之间的间隙内,通过高温、高压硫化后,使金属隔套2、芯轴4与弹性橡胶体3粘接成一个橡胶金属硫化体;
3、再将这个橡胶金属硫化体过盈压入金属外套1,最终成为成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64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管柱支架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铁车辆ATC模拟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