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纳米颗粒层的电界面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85529.2 | 申请日: | 201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5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X·周;A·A·埃尔莫斯;J·A·麦普克尔;J·J·本克;W·E·比蒂;R·W·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5/00 | 分类号: | H01B5/00;H01B1/02;H01B1/04;H01R4/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杨晓光;张静娟 |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颗粒 界面 | ||
1.一种电界面[10],包括:
具有表面的第一导体[15];
具有第一表面[28]和相对第二表面[29]的纳米颗粒层[27],所述纳米颗粒层[27]的第一表面[28]电耦合至所述第一导体[15]的表面;以及
第二导体[20],其具有电耦合至所述纳米颗粒层[27]的相对第二表面[29]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界面[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体[15,20]是电源导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界面[10],其中所述纳米颗粒层形成在所述第一导体[15]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导体[20]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界面[10],其中所述纳米颗粒层[92,97]包括具有第一表面[90]和相对第二表面[95]的金属箔;以及其中纳米颗粒层形成在所述金属箔的第一表面[90]和相对第二表面[95]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界面[10],其中所述电界面形成电源导体的螺栓接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界面[10],其中所述第一导体[155]、纳米颗粒层[165]和第二导体[160]通过至少一个紧固件机械耦合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界面[1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紧固件选自螺丝[220,221]、螺栓[220,221]、垫片[240,241,242,243]、螺母[244,245]以及它们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公司,未经伊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55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手机导光装置
- 下一篇:笔记本型信息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