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投射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5210.X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6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钧越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F21S8/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投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车辆投射灯结构,尤指一种装设于车辆上且能投射影像的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车辆不论在行驶过程或静止状态下,皆可利用其所配置的照明设备解决视线不佳的问题。例如在天候不佳或者夜间行车时,可通过开启大灯照明路况。又如车辆于停止状态时,可开启车内的照明灯照亮车内,以方便驾驶观看或寻找物品。
但,许多驾驶者在开启车门下车时,由于车辆并未对下车时的落脚处设计特定的照明设备,故驾驶者容易因视线不良而无法看清落脚处的地面状况,特别是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如落脚处具有水滩或烂泥时,驾驶者的脚部会弄脏而造成困扰,又如落脚处具有坑洞或障碍物时,则容易在下车时不慎造成危险。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乃针对上述车辆照明的问题所产生的不便,本着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精益求精的目的,积极不断的加以研究改良,并经长期的努力与试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车辆投射灯结构,其是于一壳体内装设一投射组件,由此投射组件朝向驾驶者下车时落脚处的地面上投影照明,使驾驶者在光线不佳的情况下可见下车落脚处的地面情况,且照明时并具有影像投影,故于照明的同时并具有影像观赏的乐趣。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投射灯结构包括:
一壳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此壳体装设位置包含车辆的车门以及车门周边的车体。
一投影组件,其装设于该壳体的容置空间内,且朝向人员下车时落脚处的地面投影照明;此投影组件于容置空间内依序朝投影方向设有一灯源、一嵌有影像的投影片、一双凸透镜、以及一平凸透镜,其中该灯源与车辆的电源电性连接控制,且该投影片、双凸透镜、以及平凸透镜三者之间分别间隔设置。
其中,该壳体包含一中空的管体、一灯座、以及一固定座组成,且该灯座与该固定座分别结合于该管体的两端;其中,该投影片以及该双凸透镜装设于该管体中,且于投影片与双凸透镜之间具有一间隔环,该灯源设于该灯座,且该平凸透镜设于该固定座;该管体与该灯座结合时定位该投影片、间隔环、以及该双凸透镜于管体内,且该管体与该固定座结合时定位该平凸透镜于固定座内。
其中,该管体具有一贯穿两端的穿孔,此穿孔分别由管体两端朝内设有一大径孔与一小径孔,该固定座具有一容槽,此容槽衔接该管体的小径孔,另该灯座具有一内设该灯源的凹槽,此凹槽衔接于灯座的大径孔,壳体以该穿孔、容槽、及凹槽形成该容置空间;其中,以该灯座结合管体而限制该投影片、间隔环、以及双凸透镜于大径孔内,且以管体结合固定座而限制该平凸透镜于该容槽中,平凸透镜与该双凸透镜间隔该小径孔的孔深距离。
其中,该管体于结合灯座的一端具有至少一轴向朝内凹入至容设投影片深度的凹部,且该投影片于外环伸设有对应置入该至少一凹部的凸部,以固定该投影片的影像投影方位。
其中,该灯座以锁设方式结合于该管体的大径孔内,并以锁入管体内的端面以及大径孔的底缘限制该双凸透镜、间隔环、以及该投影片于大径孔中;另该管体亦以锁设方式结合于该固定座内,且管体以一端为小径孔的端面与该容槽的底缘限制该平凸透镜于容槽内。
其中,该壳体是以其固定座结合于车辆的后视镜底部。
其中,该壳体是以其固定座结合于车辆的车门内侧。
由此,灯源于壳体内发光时,光线穿过投影片,并将投影片上的影 像依序经由双凸透镜以及该平凸透镜折射且向外投影照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投射组件朝向驾驶者下车时落脚处的地面上投影照明,使驾驶者在光线不佳的情况下可见下车落脚处的地面情况,且照明时并具有影像投影,故于照明的同时并具有影像观赏的乐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于后视镜装设投射灯结构及投影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投射灯结构于后视镜底部结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投射灯结构分解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投射灯结构剖视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于车门底部装设投射灯结构及投影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现有部分)
无
(本实用新型部分)
壳体1 管体11
底缘111 端面112
凹部113 灯座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钧越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钧越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52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