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流曝气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85054.7 | 申请日: | 201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4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阮道光;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瑞星皮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 地址: | 3144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流曝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流曝气器。
背景技术
曝气是指人为地通过适当设备,向生化曝气池中通入空气,以达预期的目的。曝气不仅使池内液体与空气接触充氧,而且由于搅动液体,加速了空气中氧向液体中的转移,从而完成充氧的目的;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接触氧化法等污水好氧生化处理方法中,曝气充氧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目前有些厂家生产的曝气装置主要有:微孔曝气器、散流曝气器、穿孔管和曝气软管等,但这些曝气产品长期使用后多存在以下缺点:曝气不均匀,液体搅动效果降低,曝气孔易堵塞,气泡变大,氧的传质效果差。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5年3月30日公开的专利号为200420049933.1,名称为高效微孔曝气头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曝气效果就待改进。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曝气装置出现了一些改进的产品,但是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长期使用后还会出现堵塞,曝气不均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曝气均匀的散流曝气器,使长期使用后的曝气头不出现堵塞和曝气不均的现象,保证微生物的好氧需求和对液体的搅动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流曝气器,包括进气管及倒伞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上端通过一穿孔管与倒伞罩下端相连,所述穿孔管四壁上设有若干个贯穿穿孔管管壁的微孔。
作为优选,所述穿孔管为圆柱形,所述穿孔管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两层微孔。所述穿孔管的管壁上设有三层微孔,每层微孔设有4~8个微孔且在穿孔管的管壁圆周上均匀分布。
改进的,所述微孔处的穿孔管管壁上设有延伸长度相同或不同的延伸导管。使气泡分布均匀,提高曝气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倒伞罩外侧罩壁上分布着至少两层锥形齿。倒伞罩的锥形齿切割气泡,从而分散了气泡的大小,提高了空气中氧的利用率和氧的传至系数。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气流进入穿孔管后从穿孔管的微孔中进入介质,结构简单,并且使进入介质的气泡细小,分布均匀,氧传质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散流曝气器的实施例,包括进气管3及倒伞罩1,所述进气管3上端通过一穿孔管2与倒伞罩1下端相连,所述穿孔管2四壁上设有若干个贯穿穿孔管管壁的微孔4。所述穿孔管为圆柱形。所述穿孔管的管壁上设有三层微孔4,每层微孔设有4~8个微孔且在穿孔管的管壁圆周上均匀分布。所述微孔处的穿孔管管壁上设有延伸长度相同或不同的延伸导管41,本实施例中由上至下延伸导管长度逐渐递升。所述倒伞罩1外侧罩壁上分布着至少两层锥形齿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气流通过进气管进入穿孔管,并从穿孔管的微孔中进入介质。进入介质的大量气泡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被倒伞罩的锥形齿切割,从而分散了气泡的大小,提高了空气中氧的利用率和氧的传至系数。该技术与以往产品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气泡细小,分布均匀,氧传质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瑞星皮革有限公司,未经海宁瑞星皮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50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钢龙骨夹芯泡沫复合墙材板
- 下一篇:缓冲防撞汽车前保险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