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机出渣口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4737.0 | 申请日: | 201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9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水分离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1/02 | 分类号: | B04B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39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机 出渣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机出渣口。
背景技术
在我国离心机的设计制造中,由于离心机在用户运行中有固液相的分离,液相是从液相口排出;而固相要从出渣口排出。如在这个排渣过程中出渣口的磨损特别快,如连续运行中离心机不到半年就将出渣口磨掉。而常用的方法是用陶瓷套来解决此问题。这样不仅给加工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装配也比较复杂,材料成本也很高,所以从经济角度上讲是不合适的。而且效果也同样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加工方便,能够减少物料摩擦,排渣顺畅,使用寿命长的离心机出渣口。
所述的离心机出渣口,设置于离心机锥转鼓的出口端,所述锥转鼓内配合设置螺旋输料器,其特征在于该出渣口顺着螺旋输料器旋向的一侧设置排渣斜坡,形成开口逐渐增大的出渣口。
所述的离心机出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斜坡的坡面与其相对的侧面呈108°的夹角。
所述的离心机出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斜坡设置于出渣口的外端部。
所述的离心机出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口横截面呈方形。
所述的离心机出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口沿离心机锥转鼓的出口端径向设置一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离心机出渣口,按照物料旋转流向设置了排渣斜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阻力小,排渣顺畅;
2、节省成本(取消了陶瓷套);
3、减少物料的摩擦,经久耐用;
4、加工方便;无需装配陶瓷套;
5、减少加工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渣口;1a、排渣斜坡;2、锥转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而分离出的固相一般是通过锥转鼓内的螺旋输料器输送到出渣口进行排出。
如图1、图2所示,本离心机出渣口,设置于离心机锥转鼓2的出口端外圆周上,锥转鼓1内配合设置螺旋输料器,出渣口1顺着螺旋输料器旋向的一侧设置排渣斜坡1a,形成开口逐渐增大的出渣口1。本实施方式中,排渣斜坡1a设置于出渣口1的外端部,作为优选的结构,排渣斜坡1a的坡面与其相对的侧面呈108°的夹角a,出渣口1横截面呈方形。
锥转鼓2内被分离出来的固相物料通过螺旋输料器输送到出渣口1,再从按照物料旋转流向设计的出渣口1排出锥转鼓2外进入输送带。由于出渣口1顺着螺旋输料器的旋向设置了排渣斜坡1a,使得阻力小,排渣顺畅,减少了物料摩擦,延长了出渣口1的使用寿命,并且无需装配陶瓷套,节约成本,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经实践证实,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优化离心机结构的重大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水分离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绿水分离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4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天候、全自动多层控温圆形温室大棚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粱增产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