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时钟信号的产生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4562.3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4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1/00 | 分类号: | H03L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钟 信号 产生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钟信号的产生电路。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生产时,需要使用很多种CPU。而多数CPU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外部提供时钟信号。以往,晶体、中振等元件经常被使用到。在一些简单的计时显示中,时钟信号也是通过晶体、陶瓷振荡器、中振电子等元件来产生的。
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时钟信号的产生电路。在该电路中国,X1是晶体振荡器,C1和C2是负载电容,R4和C3是晶体的谐振电路。C1和C2的参数,要根据晶体的参数匹配。CPU的XTAL1和XTAL2两脚会得到晶体的固有频率。R4和C3的谐振电路要根据线路的布板等参数调整。其中C1和C2一般要求精度在5%内,且是温度补偿的类型电容。
使用晶体、陶瓷振荡器、中振电子元件产生时钟信号时,有精度高、频率选择丰富,线路简单等优点,但是对周边元件的精度要求高,同时这些电子元器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钟信号的产生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晶体、陶瓷振荡器、中振电子元件产生时钟信号时,对周 边元件的精度要求高,同时这些电子元器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时钟信号的产生电路,所述时钟信号的产生电路包括:与电源插头相连的保险管F1,所述保险管F1通过电磁兼容网络、滤波整流电路与分压电阻R1、R2相连,所述分压电阻R1、R2还分别连接到光电耦合器U1的输入端,在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连接有电阻R3。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1是由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感光三极管组成的,其1脚和2脚分别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3脚和4脚为感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1脚、2脚、3脚分别与电阻R2、R1、R3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用电源直接提供精度高、可靠性高的频率资源作时钟,克服了现有技术使用晶体、陶瓷振荡器、中振等电子元件产生时钟信号时,对周边元件的精度要求高,同时这些电子元器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时钟信号的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时钟信号的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时钟信号的产生电路的结构,
该时钟信号的产生电路包括与电源插头相连的保险管F1,所述保险管通过电磁兼容网络、滤波整流电路与分压电阻R1、R2相连,所述分压电阻R1、R2还分别连接到光电耦合器U1的输入端,在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连接有电阻R3。所述光电耦合器U1是由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感光三极管组成的,其1脚和2脚分别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3脚和4脚为感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1脚、2脚、3脚分别与电阻R2、R1、R3相连。
该电路产生时钟信号的原理为:50Hz交流电从电源插头,经保险管F1和电磁兼容网络,经过滤波整流电路,由R1和R2两个电阻分压,从交流输入电中取样得到50Hz的交流正弦信号(如图上正弦波形),再经过光电耦合器U1,光电耦合器U1的1和2脚流过电压高,则3脚会得到一个高电平。反之,则得到低电平。从而产生了一个50Hz的类似方波时钟信号(如图上的50Hz的方波)。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本线路,实现简单(直接使用交流电的频率,由于国家在发电上有对交流电的频率有严格要求,所以精度有保障;或使用定频的电源集成电路的定频调宽信号),外围电路简单,很难被其他线路干扰,可靠性高。通过使用电源直接提供精度高、可靠性高 的频率资源作时钟,克服了现有技术使用晶体、陶瓷振荡器、中振等电子元件产生时钟信号时,对周边元件的精度要求高,同时这些电子元器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4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扩充天线
- 下一篇:一种IRIG_B码解码接口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