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质体特性物探测量震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84560.4 | 申请日: | 2010-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3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梁庆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庆九 |
| 主分类号: | G01V1/13 | 分类号: | G01V1/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覃莉;王珂 |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质体 特性 物探 测量 震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质体特性物探测量震源装置。
背景技术地质体特性的物探测量是了解地质体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探测出滑坡体内层理、节理等的裂隙分布情况,这对于滑坡的预测、预报是非常有意义的。现有的物探方法通常是在地质体上设置震源,用探测器接受震源的震动波,再对这些波进行记录和处理来获得地质体的结构信息,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在地质体表面引爆炸药作为震源,第二种是通过打孔等方式将炸药设置在地质体内,再进行引爆作为震源。但这两种方法都有明显的缺陷,对于第一种方法,由于炸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大部分震动能量都在空气中传播消耗掉了,爆炸载荷不准确,结果是使用了较大的炸药量,而作用与地质体的载荷却不大,探测器无法采集到足够的数据,另外,在空气中爆炸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对于第二种方法,由于炸药与岩体相互作用时,岩体吸收爆炸能量的随机性较大,用于产生爆破地震的能量更不容易确定,另外,由于爆炸作用对周围岩体的破坏,在同一地点不可能再进行相同条件下的重复试验,又因为岩体的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试验的重复性较差,更不容易把握用爆炸的方法探测地质体特性的规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质体特性物探测量震源装置,能够较准确地给出震源的作用形式和能量的大小,且试验重复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质体特性物探测量震源装置,包括钢制无底圆桶,所述钢制无底圆桶的内部设有一层封闭其底部的塑料薄膜或橡胶制薄膜或其它不透水织物的柔性不透水材料,钢制无底圆桶内注满水,钢制无底圆桶的顶部挂有丁字架,丁字架的底部通过绳索悬挂有炸药包,所述钢制无底圆桶的外周边对成位置设有若干套环,套环通过绳索与铆桩连接,其中铆桩固定于岩体表面,将圆桶与岩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炸药包放置在钢制圆桶的水中引爆,爆炸产生的震动波会在钢制圆桶内向桶底传播,向桶底传播的震动波穿透柔性材料传入所研究的地质体中,载荷集中,能量大小容易确定,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同时不会破坏地质体结构,同一地点可进行相同条件下的多次重复试验。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质体特性物探测量震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制无底圆桶;2、不透水材料;3、丁字架;4、炸药包;5、套环;6、绳索;7、铆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质体特性物探测量震源装置,包括钢制无底圆桶1,所述钢制无底圆桶1的内部设有一层封闭其底部的塑料薄膜或橡胶制薄膜或其它不透水织物的柔性不透水材料2,钢制无底圆桶1内注满水,钢制无底圆桶1的顶部挂有丁字架3,丁字架3的底部通过绳索悬挂有炸药包4,所述钢制无底圆桶1的外周边对成位置设有若干套环5,套环5通过绳索6与铆桩7连接,其中铆桩7固定于岩体表面,将钢制无底圆桶1与岩体固定。
具体使用时,钢制无底圆桶1可以放置在地质体的表面,也可以通过打孔等方式放置在地质体内,放置在地质体内时,也要使钢制无底圆桶1放置在钻孔的底面上,以使炸药能量能从底面有效地传到地质体中。设置好震源后,再在地质体上或地质体内的合理位置设置若干探测器,然后引爆炸药包4,之后探测器将接收震源的震动波,并按现有技术对这些震动波进行记录和处理来获得地质体结构信息。
在试验中,钢制无底圆桶1的直径和高度都是80厘米,两次爆炸采用相同药量的药包,药包质量为50克,药包距离测点的距离为5米,在药量相同的条件下,在同一地点所测到的不同次试验中的加速度波形是非常一致的,第一次脉冲的波形、峰值几乎完全一致,第二次脉冲也比较相似,两次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0.05秒,也就是说,在不同次的试验中,如果药量相同,则震源的作用形式比较一致,震源的能量大小也是一致的,这样就可以保证试验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从而可以得到更可靠、更稳定的试验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庆九,未经梁庆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45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式光缆光纤切割器
- 下一篇:智能型表贴光耦测试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