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电偶拆除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3886.5 | 申请日: | 201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4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新胜 |
地址: | 1006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偶 拆除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航空业飞机零部件拆除工具,特别是一种热电偶拆除工具。
背景技术:
民航发动机涡轮单元体在涡轮机匣外壁,周向安装有多组有可插拔的热电偶组件,这些热电偶插入涡轮单元体内部,用于探测和监控发动机涡轮的工作温度,由于后涡轮机匣属于高温区,热电偶感温器工作区域达到几百度,冷却后极易产生沾接。对于排故发动机,没有专用工装,使用通用的发动机分解工具,无法对热电偶拔出过程进行正确的导向控制,很容易造成热电偶折断,分解时没有工装很容易损坏热电偶,曾经一台发动机分解就损坏了7-8根,按单价1325美元计算损失上万美元,更为严重的是,部分残留在单元体零件内部无法取出,可能造成发动机涡轮单元体超出排故工作范围的扩大分解,导致排故发动机维修成本的大幅度加。热电偶为专用部件,国内无生产厂家,全部为国外进口,因此更换新热电偶费用昂贵,购买周期长,如果损坏,损失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热电偶拔出过程中容易折断损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热电偶拆除工具,该热电偶拆除工具可以顺利取出热电偶,并且使热电偶不受任何损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热电偶拆除工具包括固定在机匣上的热电偶,所述的热电偶脖颈处置有可调内槽拔具,所述的可调内槽拔具为四方形框架,其中右侧面中部断开,断面结合处有一个圆形开口,热电偶脖颈置于右侧面的圆形开口内,左侧面与顶面活动连接,左侧面中部有与右侧面圆形开口相对的螺纹开口,顶面与底面中部有相对的螺纹孔,螺纹孔内穿有带螺母的螺栓,热电偶脖颈处固定挡板上对称分布的两个螺栓耳孔内分别插入导向杆一端,导向杆的另一端穿出左侧面外侧的固定板两端的圆孔并由螺母固定,固定板两端的圆孔与热电偶两个螺栓耳孔相对应,所述的固定板两端的圆孔中间还有一个与可调内槽拔具左侧面螺纹开口同样大小并相对的螺栓孔,螺栓孔内穿有螺纹杆,螺纹杆一端固定转杆,另一端穿过相对的可调内槽拔具左侧面的螺纹开口。
所述的可调内槽拔具的顶面端头为凸头,与左侧面一端凹槽连接并用螺栓固定,凸头对向凹槽一侧及凹槽侧壁对向顶面一侧均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热电偶拆除工具由于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调节可调内槽拔具的左侧面与顶面连接的角度,使热电偶拔出过程有一个准确的导向控制,使拔出热电偶力的方向与机匣内固定热电偶孔的方向一致,避免折断、损坏热电偶零件;借助导向杆一端抵到机匣上的反作用力,利用螺纹杆的螺距缓慢转动螺栓将热电偶从机匣的固定孔内顺利拔出。零件没有发生损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分解时间,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热电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1中可调内槽拔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1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栓,2-右侧面,3-开口,4-导向杆,5-螺纹开口,6-固定板,7-螺纹杆,8-螺栓孔,9-孔,10-转杆,11-热电偶,12-热电偶脖颈,13-耳孔,14-凹槽,15-圆弧面,16-凸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并结合附图2所示,该热电偶拆除工具包括固定在机匣上的热电偶11,所述的热电偶脖颈12处置有可调内槽拔具,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调内槽拔具为四方形框架,其中所述的左侧面与顶面活动连接,右侧面2中部断开,断面结合处有一个圆形开口3,热电偶脖颈12置于右侧面2的圆形开口3内,左侧面中部有与右侧面圆形开口3相对的螺纹开口5,顶面与底面中部有相对的螺纹孔,螺纹孔内穿有带螺母的螺栓1,用于固定一侧断开的可调内槽拔具;热电偶脖颈12处固定挡板上对称分布的两个螺栓耳孔13内分别插入导向杆4一端,导向杆4的另一端穿出左侧面外侧的固定板6两端的圆孔9并由螺母固定,如附图4所示,固定板6两端的圆孔9与热电偶两个螺栓耳孔13相对应,所述的固定板6两端的圆孔9中间还有一个与可调内槽拔具左侧面螺纹开口5同样大小并相对的螺栓孔8,螺栓孔8内穿有螺纹杆7,螺纹杆7一端固定转杆10,另一端穿过相对的可调内槽拔具左侧面的螺纹开口5;所述的左侧面与顶面活动连接,顶面端头为凸头16,与左侧面一端凹槽14连接并螺栓固定,凸头16对向凹槽14一侧及凹槽侧壁对向顶面一侧均为圆弧面15,用于调节可调内槽拔具的左侧面与顶面连接处的角度,由于热电偶的脖颈处与本体固定板是倾斜的,通过调节角度,使拔出热电偶力的方向与机匣内固定热电偶孔的方向一致,避免损坏热电偶。
其具体操作过程为:利用固定在机匣上热电偶脖颈处的两个螺栓孔为定位支点,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将可调内槽拔具镶嵌到热电偶脖颈处,即将热电偶固定到可调内槽拔具上,调节可调内槽拔具的左侧面与顶面连接处的角度,使分解拔出热电偶力的方向与机匣内固定热电偶孔的方向一致,避免热电偶拔出时受损坏、被折断,将可调内槽拔具顶面与底面中部螺纹孔内的螺栓上的螺母旋紧以固定热电偶;热电偶脖颈处固定挡板上对称发布的两个螺栓耳孔内及固定板两端的圆孔内的导向杆一端抵到机匣上,导向杆的另一端由螺母固定到固定板上。旋转可调内槽拔具左侧面的螺纹开口及固定板中部的螺栓孔内的螺纹杆上的转杆,借助导向杆一端抵到机匣上的反作用力,利用螺纹杆的螺距缓慢转动螺栓将热电偶从机匣的固定孔内拔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38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预应力弹片的微型扬声器
- 下一篇:直流电源转换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