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照明灯泡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83287.3 | 申请日: | 2010-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1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塘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00;F21V21/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照明 灯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泡外壳,尤其是指LED照明灯泡。
背景技术
由于LED照明灯具具有使用寿命厂长、启动时间短、节能效果显著、没有紫外辐射和环境污染、使用安全性高等优势,得到广泛的认可,已经成为未来节能灯具的主流。
但是,由于LED灯是个光电器件,在其光电转换过程中只有15~25%的电能转换成光能,其余的电能几乎都转换成热能,使LED灯具的温度升高。正是这种现象的存在,如果散热器设计的不良,会造成LED灯具光源的热量散不了,导致灯具的光效下降乃至整个灯具的烧毁。目前的大功率LED灯具的散热结构设计是把金属散热器设计得很大并裸露在空气中以获得与LED光源热量相配的散热效果,虽然这种散热器可以起到LED光源的散热作用,但散热器的笨大且裸露,导致LED的外观不雅,体积笨重,成本增加,更由于LED灯具连接高压电源,金属散热器裸露在外,对使用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小功率LED灯具,为了解决LED灯光电器件的散热问题,通常将散热器设置在灯泡外电源接头下部延伸部位。中国专利ZL200920057407.2提出的“一种节能灯泡壳体”,其散热器依然延续上述设计形式,同时它和目前已经公开的所有泡壳结构一样,所采用的鹅蛋形的泡壳由最下部的透明盖体和与该盖体活动卡接的不透光座体连接组成。
根据本项目设计人多年来对现有各种球形LED照明灯泡的跟踪,目前所有市面上流通的球形LED照明灯泡,由于设计上的存在的两种固有局限:一是将LED发光器件设置在泡壳中部的固定架或者散热件,二是采用个体较大、设置在泡壳上部的散热器。从而导致所有的LED灯具的光照范围局限在发光光源向下270~300扇形的范围内,始终无法像现有的普通灯泡那样在垂直面内实现全方位光照。普通照明灯具这种现状的存在,或许也是造成LED普通照明灯具无法进入家庭照明的因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既能采用LED发光器件,达到节能照明效果,同时又具有散热功能,并且同时实现全方位照明的新型泡壳。
这种LED照明灯泡,包括外电源连接头1和泡壳3,其中的泡壳由互为扣接座体3.1、盖体3.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3.1的弧形肩部设有散热孔2,并通过座体3.1颈部设置的螺口与电源连接头1呈活动连接。
所述的座体3.1,其内腔座壁上设有散射线槽4。
所述的盖体3.2内壁设置着布满内腔壁的六边形散射结构。
所述的座体3.1、和盖体3.2由全透明材料制作。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LED照明灯泡,不仅实现用LED光源的照明,达到节能效果;而且通过泡壳上部座体上的散热孔实现自动散热。同时,由于采用全透明的泡壳结构,因此它完全可以达到全方位的照明效果,消除照明效果中的盲区,显然这种结构为促使LED灯具的推广、进入每家每户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盖体内壁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盖体与底座分解图。
图中:1-外电源连接头 2-散热孔 3-泡壳 3.1-座体 3.2-盖体4-散射线槽 5-六边形散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并给出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这种LED照明灯泡,包括外电源连接头1和泡壳3,其中的泡壳3由互为扣的接座体3.1、盖体3.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3.1的弧形肩部设有散热孔2,并通过座体3.1颈部设置的螺口与电源连接头1呈活动连接。这种散热孔的设置,使LED灯能在照明使用过程中实现自我散热,对于小功率LED灯解决因LED光电器件发光过程中产生热量的散发应该是十分可行的。
所述的座体3.1通过颈部设置的螺口与电源连接头1呈活动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既便于生产制造时的组装,同时也方便对使用报废后的LED光电器件的更换;另外,将外电源连接头1与座体3.1采用活动螺口连接的另一好处是既便于该灯具废弃后的分类回收,也可达到提高资源回收利用价值。
此外,在所述的座体3.1,其内腔座壁上设有散射线槽4;在所述的盖体3.2内壁设置着布满内腔壁的六边形散射结构5。通过这两项技术措施可以使LED光电器件发光后散发出的光亮趋于柔和,减轻耀眼的光亮对人眼球的刺激。
所述的座体3.1、和盖体3.2由全透明材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塘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嘉塘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32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梅花型LED彩色节能地埋灯
- 下一篇:导光LED日光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