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挂壁式卡扣踢脚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3040.1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1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沈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朝晖 |
主分类号: | E04F19/04 | 分类号: | E04F19/04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纪元;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挂壁式卡扣踢脚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壁式卡扣踢脚线结构。
背景技术
踢脚线是安装在室内墙根上的装饰条,可以利用踢脚线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的相互呼应,起到美化装饰效果。踢脚线的另一个作用是它的保护功能。由于墙根位置较低,所以较易受到冲击,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另外,踢脚线也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脏水,擦洗非常方便。现有技术的踢脚线一般用钉子将其钉在墙上,这种固定方法虽然直接,速度快,但在踢脚线的表面会明显看到钉子的尾端,时间长了钉子会生锈,影响外观。在定钉子固定时还有可能出现钉子弯斜或踢脚线破碎的情况,造成对踢脚线的损坏,固定的质量不能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后的踢脚线外形美观、固定方便的挂壁式卡扣踢脚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挂壁式卡扣踢脚线结构,包括踢脚线和卡扣,所述踢脚线后背开有第一凹槽,所述卡扣与第一凹槽相配。
作为优选,所述卡扣连接有卡扣固定装置,所述卡扣固定装置后端设置有第一扩大部和第二扩大部。
作为优选,所述卡扣包括卡扣底板,卡扣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孔和与安装孔相通的滑动槽,卡扣底板两侧分别连接有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底的宽度,所述第一扩大部和第二扩大部之间的距离为卡扣底板的厚度,所述第二扩大部的厚度等于卡扣底板到踢脚线后背的距离。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卡扣是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所述安装孔位于卡扣底板的下侧,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大于第一扩大部和第二扩大部的直径,所述滑动槽的直径小于第一扩大部和第二扩大部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内开设有与卡扣底板相配的第二凹槽。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卡扣底板为凹字状,所述卡扣固定装置前端为钉状。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卡扣固定装置固定卡扣的位置,卡扣进而固定踢脚线的位置,从而不用将钉子钉在踢脚线的表面,故而安装后的踢脚线外形美观;
2、本实用新型卡扣固定装置的第二扩大部的厚度等于卡扣底板到踢脚线后背的距离,将第二扩大部推进到与墙体相接时即可,不但保证了固定的准确性,而且固定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孔的直径大于第一扩大部和第二扩大部的直径,滑动槽的直径小于第一扩大部和第二扩大部的直径,保证了卡扣固定装置对卡扣的固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墙体的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扣的主视图;
在图中,各部分的编号如下:1-踢脚线,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2-卡扣,21-卡扣底板,211-安装孔,212-滑动槽,22-上固定片,23-下固定片,3-卡扣固定装置,31-第一扩大部,32-第二扩大部,4-地板, 5-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朝晖,未经沈朝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3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钢纸的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自交型丙烯酸酯印花粘合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