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涎法塑膜制备过程中厚度在线检测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2418.6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6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韩军;张维光;于洵;尚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7/92 | 分类号: | B29C47/92;G01B1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涎 法塑膜 制备 过程 厚度 在线 检测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在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流涎法生产塑膜过程中的厚度在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涎法塑膜制备过程中厚度在线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流涎法塑膜生产过程中,厚度控制是一个重要环节。塑膜的产品规格以其厚度为依据。在批量生产过程中要求一批产品塑膜厚度处于同一个产品规格范围内。塑膜配料从流涎口流出,要经过溶剂自然挥发烘干等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塑膜的厚度在不断变化,下带时的塑膜厚度不仅与塑膜的配料有关,而且与流涎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有关。国内流涎法塑膜生产线上的厚度检测控制通过两种方法完成,一种方法是以下带时产品的厚度为依据来调整生产过程中的参数,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长期积累的经验,从流涎口及钢带后毂处塑膜的厚度经验地判断产品的厚度合格与否,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和经验性。塑膜配料从流涎口流出到产品下钢带的时间有三四小时到二十四小时以上不等,若下带时产品厚度不符合要求再调整工艺参数,生产效率低并且会造成生产原材料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从流涎口流出的塑膜配料是一个半透明的粘稠状物体,要测量其厚度不能用接触式测量方法。另外塑膜从流涎口中流出后依附于钢带之上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与所生产塑膜的规格有关。从整个塑膜生产流程来看,塑膜配料从流涎口流出处于整个生产过程的中间环节。以流涎口处的塑膜厚度为依据,不仅可以研究它与流涎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做出产品是否合格的判断。研究流涎过程中塑膜厚度的测量方法对塑膜生产的质量控制和优化塑膜生产工艺具有重大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的一种流涎法塑膜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厚度传感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提供流涎法塑膜生产过程中厚度的问题。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涎法塑膜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厚度传感器,包括激光束发射模块、光束接收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光束接收模块位于光束发射模块发出光路的反射光路上;所述激光束发射模块包括激光二极管和准直透镜组,所述光束接收模块包括接收透镜组和光斑位置探测器,处理模块分别与激光二极管和光斑位置探测器电连接。
上述准直透镜组包括第一准直透镜组和第二准直透镜组,所述接收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
上述光斑位置检测器是PSD或CCD光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厚度传感器是一个光学三角法厚度传感器件,它用一束激光在塑膜上下表面的反射光束作为测量光束,直接获得塑膜厚度测量结果。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测量光束是一束准直激光束在塑膜上下表面的反射光束,这两个光束在钢带上投影的位置基本重合,光斑位置探测器上同时检测到的是两个光斑的位置,这样保证从塑膜上表面记录的光路与其下表面记录的光路是同一时刻,通过解算两个三角光路的几何关系可以准确地获得塑膜厚度。本实用新型使用一条出射光束形成两个三角法位移测量光路,一个测钢带表面位置,一个测塑膜表面位置,通过两个位移量的差值获取塑膜厚度的方法,测量数据误差小。同时解决了使用双位移传感器进行类似测量过程中塑膜上下表面的激光光斑不能随时保持对准的问题。由于测量钢带表面光路有一部分通过塑膜内部,其光路几何关系结算与塑膜折射率有关。塑膜折射率对测量厚度的影响通过标定方法进行校正。塑膜从粘稠状到完全固化过程中其折射率的变化对塑膜厚度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厚度的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激光二极管,2-第一准直透镜组,3-钢带,4-塑膜,5-出射光束,6-测量光束,7-第一透镜组,8-光斑位置探测器,9-控制及采集单元,10-第二准直透镜组,11-第二透镜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1。一种流涎法塑膜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厚度传感器,包括激光束发射模块、光束接收模块和处理模块9,所说的光束接收模块位于光束发射模块发出光路的反射光路上。所说的激光束发射模块包括激光二极管1和准直透镜组,准直透镜组由第一准直透镜组2和第二准直透镜组10构成;所说的光束接收模块包括接收透镜组和光斑位置探测器8,接收透镜组由第一透镜组7和第二透镜组11构成,这里的光斑位置探测器8是CCD光敏传感器。所说的处理模块9分别与激光二极管1和光斑位置探测器8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2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轴散热式LED球泡灯
- 下一篇:金属磨料强化装置及其强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