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杯防烫圈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2410.X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5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雷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丰达工艺礼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杨杰民 |
地址: | 201711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杯 防烫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杯子防烫圈。
背景技术
杯子是人们最常使用的生活用品,人们为了方便和卫生,经常使用一次性茶杯。为了节约原料,降低成本,一次性杯子的壁都很薄,装入开水后使用,往往发生烫手的情况。人们为了防止烫手,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另外设置杯托,将杯子放入杯托内,手拿住杯托手柄喝水。但是这样喝水很不方便,杯子容易在杯托内移动;同时杯托的洗刷费水、费时、不方便。二是在茶杯壁上套瓦楞纸圈防烫,瓦楞纸杯圈的缺点是:1、浪费木材资源;2、遇水变潮、变形;3、易破损;4、不防滑。因此为了防止一次性杯子烫手的现象发生,发明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隔热防烫效果好的杯子防烫圈是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隔热防烫效果好的杯子防烫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烫圈,圈体的一端设有插头和插头槽;圈体的另一端设有插口;圈体上设有凸点。
圈体上设有凸起的文字和图案。
插口数量为2-5个,2-5个插口互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圈体上设有凸点、凸起的文字和图案。凸点和凸起与杯子壁有一定的空间,防烫圈体凸起部分,使手与杯壁不直接接触,既可保温,又避免了烫手现象发生。
圈体一端的插头和插头槽与圈体另一端的插口相配合;插头插入插口内,手持防烫圈端起茶杯,插头槽向上,卡住插头,使插头不会从插口内脱落,形成环状,套在杯子外壁。为了使杯子防烫圈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杯子,圈体上设有2-5个互相平行的插口。当插头插入最外侧的插口时,防烫圈直径最大,适用于大号杯子。当插头插入最内侧的插口时,防烫圈直径最小,适用于小号杯子。
本实用新型防烫圈上除了设置凸点外,还可以设置凸起的各种文字和图案。文字和图案可以根据产品和使用单位的需要设计,例如单位标记、商标、杯内产品的名称、特点等等。所有的文字和图案都为凸起设置,以达到防烫、防滑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防烫圈使用塑料一次压制成型制成,生产简单,成本便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防烫;
2、防滑;
3、适用于直径大小不同的多种茶杯;
4、成本低,一次性使用方便;亦可反复使用;全部材料可回收再利用。
5、既可做防烫圈,又可做为广告载体,特别适用于食品、饮料企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烫圈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烫圈使用状态图。
图中:1为插头;2为插头槽;3为圈体;4为凸点;5为文字或图案;6为插口;7为杯口;8为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塑料压制一次性杯子防烫圈,弧形圈体3总长度22厘米,宽5厘米。一端设有插头1和插头槽2;另一端设有3个2厘米长、互相平行的插口6。圈体3上排列有直径6毫米的半圆形凸点4,圈体3的中部设有凸起字母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插头1插入中部插口6,防烫圈成为环状,套在杯子杯体8上,喝水者手拿防烫圈,端起杯子,对着杯口7即可喝入饮料或者茶水。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和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丰达工艺礼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丰达工艺礼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24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