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肢体抬高支架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82148.9 | 申请日: | 201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8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魏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水华 |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 44270 | 代理人: | 孙强 |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肢体 抬高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架,更具体而言是指一种可调式肢体抬高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病因所致须前臂石膏托外固定以及前臂骨筋膜间室综合症的病人,在具体治疗的时候需要根据临床上的要求抬高患肢,因为患肢的抬高有助于促进病人的静脉血液回流以及减轻病人肢体肿胀等优点。
然而目前没有专用的护理用具用来抬高病人的患肢,在大多的情况下都是使用软枕垫在病人的患肢上,用于抬高病人的患肢。然而采用软枕抬高患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具体叙述如下。
首先,由于软枕并不是专门用于抬高病人患肢的,受到软枕形状及其结构的限制,病人的患肢容易向软枕的两侧滑落,并且患肢被抬高的高度不容易控制,换言之,不同厚度的软枕决定了患肢被抬高的高度,如果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下降或者提升患肢的高度,必须同时准备不同厚度的软枕,显然这样带给病人和医院许多的麻烦。
其次,在临床上有时不但需要抬高病人的患肢,而且还要求患肢保持静止的状态,而使用软枕来抬高患肢,虽然具有抬高的效果,但是不能对病人的患肢做到制动的作用,患肢在软枕上容易发生晃动的现象。
最后,使用软枕用以提高患肢的高度,由于软枕材料及其结构的限制,导致其透气性能很差,当病人的患肢压在软枕上后,不但不利于患肢的伤口的愈合,还给病人带来不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肢体抬高支架,其在结构上包括托架、底部支撑架以及高度调节架以及,该托架的一端枢接在该底部支撑架的一端,该托架上设有弹性承拖单元,该底部支撑架设有并排设置有多个卡位块,该高度调节架的一端枢接在该托架的中部,而该高度调节架的另一端可卡设在该底部支撑架的不同位置处的卡位块中,使该高度调节架的另一端卡设在不同位置处的卡位块后,实现该托架与该底部支撑架之间的角度的不同,在具体实用的时候,可以随时调整托架的倾斜角度,以实现抬高病人患肢的高度的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肢体抬高支架,该弹性承拖单元为软管,软管缠设在该托架的外围,借助软管的弹性作用,当病人的患肢被承拖在本实用新型后,提高病人患肢与该弹性承拖单元的吻合性,在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的同时,增加患肢与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力,有效防止患肢体发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式肢体抬高支架,包括托架、底部支撑架以及高度调节架以及,该托架的一端枢接在该底部支撑架的一端,该托架上设有弹性承拖单元,该底部支撑架并排设置有多个卡位块,该高度调节架的一端枢接在该托架的中部,而该高度调节架的另一端可卡设在该底部支撑架的不同位置处的卡位块中。
该托架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以及连接杆,该第一立杆以及该第二立杆一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该连接杆的两端,该第一立杆以及该第二立杆的另一端都设有轴孔,该第一立杆以及该第二立杆的中部都设置枢接孔,该第一立杆与该第二立杆之间设有两块托板。
该弹性承拖单元为软管,软管缠设在该托架的外围。
该底部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固定杆,其中,该第一支撑杆以及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垂直固定在该固定杆的两端,该第一支撑杆以及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转轴。
该多个卡位块并排设置在该第一支撑杆以及该第二支撑杆上。
该第一支撑杆以及该第二支撑杆的转轴枢接在该第一立杆以及第二立杆的轴孔中。
该高度调节架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以及限位杆,其中,该第一调节杆以及该第二调节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垂直在该限位杆的两端,而该第一调节杆以及该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枢转轴,该枢转轴枢接在该托架的枢接孔。
该托架与该底部支撑架之间的角度为15°、30°、45°、60°、75°或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其在结构上包括托架、底部支撑架以及高度调节架以及,该托架的一端枢接在该底部支撑架的一端,该托架上设有弹性承拖单元,该底部支撑架并排设置有多个卡位块,该高度调节架的一端枢接在该托架的中部,而该高度调节架的另一端可卡设在该底部支撑架的不同位置处的卡位块中,使该高度调节架的另一端卡设在不同位置处的卡位块后,实现该托架与该底部支撑架之间的角度的不同,在具体实用的时候,可以随时调整托架的倾斜角度,以实现抬高病人患肢的高度的不同的效果。
另外,该弹性承拖单元为软管,软管缠设在该托架的外围,借助软管的弹性作用,当病人的患肢被承拖在本实用新型后,提高病人患肢与该弹性承拖单元的吻合性,在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的同时,增加患肢与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力,有效防止患肢体发生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水华,未经魏水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21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塔架储存堆放支架
- 下一篇:一种污水水源热交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