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水垢电磁发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2099.9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2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岳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岳刚 |
主分类号: | H05B6/10 | 分类号: | H05B6/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410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垢 电磁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水垢电磁发热管。
背景技术
习知的热水器,大多采用水管作为换热件对水管内的水流进行加热,为保证增加热交换效率,水管通常采用往复的弯管结构,由于水中含有碳酸钙等化学成分,热水器在加热时其水管内壁尤其是弯曲处易产生并堆积水垢,热水器在长年累月的使用后易因水管堵塞而损坏。特别是在中国北方地区,由于气温常年较低所以热水器的使用频率更高,而当地的水质硬度较高,相应的更加容易发生因水垢堵塞水管而损坏热水器的情况,大大增加了热水器维修和保养所花费的精力和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水垢电磁发热管,利用电磁感应对发热管内的水流进行加热,同时使发热管产生机械震动,使得水中的碳酸钙难以凝结成水垢附着在水管内壁,并通过水流将水垢微粒以及水中的尘埃及时冲刷排出发热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无水垢电磁发热管,包括如下结构:
发热管,采用一段铁或铁合金直管制成,其两端分别设为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
绝缘支架,包括与发热管配合的绝缘套管,其两端的管口外沿设有挡板,发热管套设于绝缘套管内;
电磁感应线圈,绕设于绝缘套管上,其两端分别引出线圈引线,线圈引线连接大功率变频设备提供的交流电源。
较佳的,发热管与绝缘套管紧配。
较佳的,电磁感应线圈为多股并联的高温漆包线。
较佳的,交流电源的电流频率为5KHZ-500KHZ。
较佳的,发热管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为分别设于发热管两端的螺纹接口。
较佳的,发热管的管体为直圆管。
采用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热水器上,通过线圈引线为电磁感应线圈加载5KHZ-500KHZ的交流电,发热管通过电磁感应发热来加热水流;同时,工作电流位于上述频率段的电磁感应线圈能产生频率为5KHZ-500KHZ的机械震动,进而使得绕设电磁感应线圈的发热管同步震动,因此水流中产生的水垢微粒不会沉积在发热管内壁;而且发热管采用了直管结构,上述无法沉积的水垢微粒以及水中的尘埃直接随水流冲刷排出发热管,不会形成水垢淤堵。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加热速度快,换热效率高,安全性能可靠,可有效的防止水垢形成和管道淤堵,提高了热水器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无水垢电磁发热管,包括采用一段铁或铁合金的直圆管制成的发热管1,发热管1两端分别设为冷水进口2和热水出口3,冷水进口2和热水出口3为分别设于发热管1两端的螺纹接口;还设有绝缘支架4,包括与发热管1配合的绝缘套管41,其两端的管口外沿设有挡板42,发热管1紧配于绝缘套管41内;绝缘套管41上设有多股并联的高温漆包线绕制的电磁感应线圈5,其两端分别引出线圈引线6,线圈引线6连接大功率变频设备提供的交流电源,交流电源的电流频率为5KHZ-500KHZ。
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热水器中,水流自冷水进口2经过发热管1,因为电磁感应线圈5上加载了5KHZ-500KHZ的交流电,发热管1通过电磁感应发热对水流进行加热并从热水出口3排出;同时,在交流电作用下,电磁感应线圈5能产生频率为5KHZ-500KHZ的机械震动,进而使发热管同步震动,以此防止水流中产生的水垢微粒沉积在发热管内壁,无法沉积的水垢微粒以及水中的尘埃直接随水流冲刷自热水出口3排出,不会对发热管形成淤堵。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岳刚,未经李岳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20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