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受气管扰动影响的超长距离跟随吊点一维运动轨迹的气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1473.3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1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辉;单晓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受 气管 扰动 影响 超长 距离 跟随 吊点一维 运动 轨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浮装置,尤其是一种实现直线运动的无摩擦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创造力也在不断发展,气悬浮非接触无摩擦运动的实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空气轴承作为气悬浮技术在机械相对运动方面的一个成功应用,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空气轴承又称气浮轴承,是一种轴承,它通过向轴腔内注入压缩气体,气膜就像润滑剂一样把相关运动的两个表面分离,从而使套在轴承中的气浮轴悬浮,其中气膜的厚度在1到10微米之间。相对普通轴承,除了非接触无摩擦相对运动外,空气轴承在更高旋转精度、高速、减少振动、耐震强度高、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污染及增加轴向/径向负载能力等方面的优越性,使其刚出现便很快发展并得到很广的应用。
气悬浮系统除了可应用在气浮轴转动领域,由于其两表面非接触无摩擦的特性,亦可很好的应用于气浮轴轴向移动领域,例如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0710071515.0的“气浮磁动无摩擦悬吊装置”公开了一种将气浮轴应用在立式无摩擦运动领域的气浮装置,其中使用了两个空气轴承很好地实现了在竖直方向上轴的无摩擦运动。然而,对于如何实现大位移的无摩擦运动,在现有技术中,却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设计。
如图1所示的就是一种空气轴承的典型运用:将运动件1系于气浮套2(空气轴承)上,气浮套2直接套在气浮轴3上,压缩气体通过气管4进入气浮套2,当运动件1沿气浮轴3做轴向运动时,要求气浮套2能够随时跟踪运动件1做同样的运动,且在气浮套2和气浮轴3间无摩擦,从而避免因摩擦对运动件1产生的影响。这类系统在高精度运动控制和测量领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但是,为保证气浮套的承载力,气浮套与气浮轴之间的气隙非常小(通常为1至10微米),因此气浮轴的同轴度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运动件、气浮轴、气浮套等的重力作用,对气浮轴材料的弯曲刚度要求很高。随着运动件移动距离的增加,气浮轴的长度增加,因为气浮轴是细长杆件,要保证气浮轴长度全长与气浮套之间的间隙,加工难度很大。因此,能应用在超长距离场合下气浮轴几乎无法加工。该方案可实现短距离的无摩擦运动,对于长距离甚至超长距离的无摩擦运动几乎无法实现。即使可加工超长距离高精度的气浮轴,也能难运输与安装,且很难维护,一旦气浮轴出现问题必须全部更换。
另一方面,为保证气浮,必须有一定压力的压缩气体进入轴与轴套之间从而产生气膜。接入方式有两种,轴供气或轴套供气。对于轴向运动来说,通常采用轴套供气,即压缩气体通过气管连接到气浮套,气浮套内侧气孔排出气体从而产生气膜。这类方式连接方便、耗气量小。如果采用气浮轴供气,即压缩气体通过气管接入气浮轴,气浮轴外侧气孔排出气体与气浮套间产生气膜。这种方式对于轴向运动来说,由于气浮轴比气浮套长得多,必须保证整个气浮套运动范围内都有气孔,因此气体泄漏量大,随着气浮轴的长度增加泄漏量十分巨大,导致实际工程应用上无法实现。但不论采用哪种方式供气,压缩气体都必须通过气管连接,当气浮轴或气浮套做轴向运动时,气管也需要做运动,会导致气管弯曲,因气管具有一定的刚度,这就可能会带来附加力的影响。所产生的附加力必然会传递到运动件,从而对运动件空间位置及运动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的气浮装置无法实现超长距离运动,并且存在气管阻力影响、可靠性较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避免气浮组件随运动件无摩擦运动过程中气管产生的阻力影响、可靠性良好的不受气管扰动影响的超长距离跟随吊点运动轨迹的气浮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不受气管扰动影响的超长距离跟随吊点一维运动轨迹的气浮装置,包括气浮轴和气浮套,所述气浮套套装在所述气浮轴上,所述气浮套至少有两个,所述气浮套均与贮气套密封连接,所述贮气套与吊挂绳连接,所述吊挂绳与所述运动件随动,所述气浮装置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上可滑动地安装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气浮轴固定连接,所述贮气套与气浮轴之间为贮气腔,所述气浮轴的轴心开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连接压缩气体进气管,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贮气腔连通,所述贮气腔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连接气管与各个气浮套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气浮轴的两端分别套装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所述气浮装置还包括用以判断贮气套偏离气浮轴中间位置是否达到设定值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安装座与气浮套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1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