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钢梁柱连接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81041.2 | 申请日: | 201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7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兆旗;姜绍飞;杨海;苏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B1/58 | 分类号: | E04B1/58;E04B1/98;E04C3/32;E04C3/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梁柱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钢梁柱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结构工程技术领域中的特别适用于高烈度设防地震区的新型钢梁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地基费用省、占用面积小、工业化程度高、外形美观等一系列优点,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它是环保型的和可再次利用的,也是易于产业化的结构。梁与柱之间的连接节点是保证梁与柱协同工作、形成结构整体的关键部件。在多高层钢结构框架中,典型的梁–柱连接是梁翼缘与柱对接焊、腹板与柱子利用高强螺栓连接。过去一直认为该梁–柱栓焊混合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然而,在1994年的北岭(Northridge)地震和1995年的阪神(Hyogoken – Nanbu)地震中,采用该节点构造的数百栋钢结构建筑虽未倒塌,却在节点部位出现了严重的脆性破坏。研究者们在探寻其破坏原因的同时,对传统梁柱节点进行改进,提出了延性和耗能能力强的节点形式。改进的主要措施有:对连接部位进行加强,对梁截面进行削弱,改进扇形切角构造,省掉焊接操作孔把梁腹板与柱焊接等。尽管上述改进的梁柱节点在实验室中表现出优越的抗震性能,但由于其抗震设计思想是基于框架梁中形成塑性铰提供结构所需延性,应用这些节点的实际工程若受到破坏,修复相对困难。
由于梁–柱节点连接处的质量不易保证的梁下翼缘与柱子之间的现场焊缝是导致节点出现脆性破坏的诱因,因此,无现场焊缝的全螺栓连接的梁柱节点重新受到审视。采用全螺栓的梁–柱节点通常需要借助于连接件,典型的连接件有T形连接件、角钢和端板等。梁–柱全螺栓连接节点延性较好、耗能能力强、抗震性能优越。根据连接部位与被连接梁的抗弯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把连接分成全强连接和部分强度连接两类。其中,全强连接是连接部位的承载能力高于被连接梁的承载力,节点破坏时在梁上形成塑性铰。部分强度连接是连接部位的承载能力小于被连接梁的承载力,连接件首先破坏。全强连接的螺栓连接节点破坏后的修复与焊接连接节点类似,相对比较困难。部分强度的螺栓连接的修复工作量根据所采用的连接不同而有所差别:由于端板与梁端焊接,采用端板连接的节点修复困难;T形连接件和角钢与主体结构梁柱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节点破坏后连接更换相对容易。但梁上翼缘部位的连接件由于埋在混凝土中,更换时仍需要先去除连接件附近的钢筋混凝土。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特别适合于高烈度设防地震区的新型钢梁柱连接结构。该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发生脆性破坏,具有良好的延性破坏特征,可广泛应用于地震区、尤其是高烈度设防地震区的结构中,而且施工方便,便于震后修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钢梁柱连接结构,包括竖直的H型钢柱和其端部垂直连接在H型钢柱侧翼板上的H型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梁腹板与H型钢柱侧翼板连接端经一与H型钢梁腹板相贴合的加强连接板及贯穿加强连接板的高强度螺栓实现连接,所述加强连接板与H型钢柱侧翼板相焊接,所述H型钢梁底侧翼板的连接端两侧分别经一T型连接板及贯穿高强度螺栓与H型钢柱实现锁紧连接,所述T型连接板横向放置,其纵向上下端分别经垫片和贯穿高强度螺栓与H型钢柱侧翼板锁紧连接,所述T型连接板的横向板支撑于H型钢梁底侧翼板的下方,并经贯穿高强度螺栓锁紧。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可以较好的解决传统梁柱连接节点延性不足、易发生脆性破坏的问题;
2、可以较好的解决改进型梁柱连接节点震后不易修复的问题;
3、和传统的全螺栓连接梁柱节点相比,破坏集中于梁下翼缘的连接件上,修复相对简单;
4、适当降低了梁柱之间的转动刚度约束,使梁上弯矩分布更合理,带来更经济的设计结果;
5、连接节点施工比较方便,质量易于控制;
6、梁下翼缘与柱翼缘之间通过T形连接件利用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梁腹板与焊接在柱翼缘上的拼接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梁上翼缘中心作为连接部位的转动中心,下翼缘的T形连接件的承载能力设计的相对较弱,以此来保护梁柱构件与上翼缘处的连接件在地震中免受损坏;
7、梁下翼缘部位的T形连接件的翼缘与柱翼缘之间设置垫板,使T形连接件的翼缘能够向正反两个方向发生弯矩屈服,保证梁向正反两个方向发生转动时,连接部位的变形都由梁下翼缘部位的变形提供。塑性变形和破坏集中于梁下翼缘部位的T形件,达到保护主体免受损坏、连接节点便于修复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立面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正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1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