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隐静脉抽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0198.3 | 申请日: | 201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2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吕勇刚;李南林;王廷;张聚良;樊菁;王辉;凌瑞;王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抽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装置,涉及一种静脉抽脱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大隐静脉抽剥器。
背景技术
大隐静脉曲张属于血管外科常见问题,其手术疗法是把曲张的静脉结扎并彻底抽剥。传统的手术方式是从大腿根部到小腿内踝部多处切口以切除曲张静脉,创伤大,病人较痛苦,住院时间长,瘢痕多,美容效果较差。中国专利(专利号:ZL 200620082783.3),公开了一种大隐静脉剥脱器,其结构包括钢丝、电凝头、套筒,钢丝的两端分别连接电凝头和剥脱器接头,电凝头的左侧与套在钢丝上的套筒相连。手术中由于使用间断电凝作用而使出血的血管迅速止血,术后不会出现皮下瘀血现象;术中避免了传统剥脱器边抽边压的缺点。近些年,一些大的医院采用市售的一次性静脉剥脱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钢制导丝1,钢制导丝1上带有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EP)涂层,钢制导丝1长度只有平常人腿部的长度,在钢制导丝1的两端部固定有接头2,接头2上分别连接剥脱器4和剥脱手柄5,剥脱器4有不同的规格,分为9mm、12mm、15mm,剥脱器4带有固定连接剥脱器4的螺帽,适用于原发性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的剥脱术。由于钢丝上带有光滑的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EP)涂层,是目前医院使用的常规产品。该产品在临床使用时只能从两个方向的任一个方向进行抽拉,由于静脉曲张的情况各异,使用上述器械在手术过程中还经常出现曲张静脉被抽断的现象,而残留静脉被抽出需再做切口手术,增加了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也给术者带来不便。
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一种加长的一次性静脉剥脱装置,该装置采用塑料制成,当出现静脉被抽断时,可以再进行反方面抽拉,以抽出残留静脉,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塑料容易老化,且不如钢丝光滑,不易穿过曲张的静脉血管,使用非常不便。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大隐静脉抽剥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的静脉剥脱装置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新的大隐静脉抽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大隐静脉抽剥器,包括带有涂层的钢丝,钢丝的两端固定有接头,接头上连接剥脱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为正常人体腿部长度的2倍,在钢丝的中部还固定有两个用于连接剥脱器的中间接头,两个中间接头之间留有一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一些特点是:所述两个中间接头与钢丝制成一体,中间接头与剥脱器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大隐静脉抽剥器,集现有使用的静脉剥脱装置优点于一体,在术中即使出现了曲张静脉被抽断的情况,能够使用另一个剥脱器反方向抽拉,取出残留静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次性静脉剥脱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大隐静脉抽剥器,包括带有涂层的钢丝1,钢丝1的两端部固定有接头2,接头2上分别活动连接剥脱器4和剥脱手柄5,钢丝1为正常人体腿部长度的2倍,在钢丝1的中部还固定有两个用于连接剥脱器4的中间接头3,两个中间接头3之间留有一定距离。
本实施例在制作过程中,将两个接头3之间的距离设定为5~10mm。
两个中间接头3与钢丝1制成一体,中间接头3与剥脱器4活动连接。
作为产品出售时,包括:一个带有剥脱器4的钢丝1;一个可活动的剥脱器4;一个剥脱手柄5。
在使用过程中,将剥脱器4安装在需要的接头3上。当术中出现静脉剥脱段被抽断的情况,需要的时候将剥脱器4反方向套在中间接头3上,调换剥脱手柄5的位置,即可反方向抽拉,取出残留静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01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