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软性连接装置的防水褥子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80021.3 | 申请日: | 2010-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2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梅;李亚;刘玉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F13/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性 连接 装置 防水 褥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的带软性连接装置的防水褥子。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在生病时行动不便或者有些病人不能自我控制而经常导致一些水渍、血渍、污渍污染褥子,比如有些病人因为是大小便失控者而任意将排泄物排泄于病床上导致褥子的污染,又比如很多病人检查后身上带的水渍,或者一些外伤病人身上的血渍等等都很容易造成褥子的污染,而被污染的褥子很难清洗,且清洗后不易晾干,这就为医院带来了很多麻烦,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有人将褥子表面铺有一层PVC薄膜,如此虽然解决了渗漏问题,但由于PVC不透气且不具有柔性,故使用起来身体会感觉非常不舒适。
再者,由于很多卧床病人长时间躺在床上,本身由于病人身体产生的热量会促使褥子内的湿气蒸发,反作用于人体皮肤而产生褥疮或痱子,而在病人身体翻动时会经常带动褥子的翻动,使褥子产生很多褶皱,这些褶皱会更长时间与皮肤摩擦接触,使病人身体与褥子褶皱处接触的地方更容易产生褥疮或痱子,大大的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所以现有技术的医用褥子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不断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现有医用褥子的不足,提供一种带软性连接装置的防水褥子带软性连接装置的防水褥子,这种带软性连接装置的防水褥子既能很好的将褥子固定于病床上使其不会因为人体的翻动而翻动,同时具有很好的柔软性和防水、透气功能,且清洗方便,易晾干,可重复多次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软性连接装置的防水褥子,这种带软性连接装置的防水褥子,包括褥面和褥里,其特征在于:所述褥里包裹于褥面内,由棉絮层和透气防水层组成,其上层为棉絮层,下层为透气防水层,中间填充太空棉,采用线缝纫网格样固定;所述褥面的边缘设置若干软性连接装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带软性连接装置的防水褥子的优点是:由于这种褥子的褥里由渗透防水层和棉絮层组成,渗透防水层能很好的将一些水渍、血渍、污渍快速渗透吸收,保证褥面的干爽舒适,同时这种渗透防水层易清洗、易晾干,可反复使用,大大节省了开支;褥面的边缘设置若干软性连接装置,能很好的将褥子与病床固定连接,避免了因为人体的翻动而带动褥子的翻动而产生褶皱,使人体能均匀的接触褥子,减少褥疮和痱子生长的可能性。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褥子还设置有棉絮层,两层设计使褥子本身更加具有柔软性,使病人更有舒适感。
进一步,所述的透气防水层是用一种透气防水保温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为了能将褥子固定于病床上,所述褥面边缘的软性连接装置设置为4个,分别设置于被褥四个角落。
进一步,为了使褥子与病床更稳固的连接,所述褥面边缘的软性连接装置设置为4~20个。
进一步,所述的软性连接装置是有带状物捆绑形成的带状软性连接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软性连接装置是通过纽扣方式形成的纽扣式软性连接装置。
更进一步,所述的软性连接装置是尼龙搭扣粘结形成的搭扣式软性连接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软性连接装置的防水褥子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软性连接装置的防水褥子实施例的1的横截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软性连接装置的防水褥子实施例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包括褥面1和褥里,所述褥里包裹于褥面1内,由棉絮层2和透气防水层3组成,其上层为棉絮层2,下层为透气防水层3,透气防水层3是用一种透气防水保温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褥面边缘的软性连接装置设置为4个通过纽扣方式形成的纽扣式软性连接4,分别连接于褥子的四个角落,用来将褥子固定在病床上。
如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所述褥面1的软性连接装置设置为均匀分布于褥面边缘的8个通过纽扣方式形成的纽扣式软性连接4,用来将褥子固定在病床上。
根据需求的不同,所述褥面边缘的软性连接装置可以设置为4~20个,所述的软性连接装置可以是有带状物捆绑形成的带状软性连接装置,也可以是通过纽扣方式形成的纽扣式软性连接装置,还可以是尼龙搭扣粘结形成的搭扣式软性连接装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00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静脉导管装置
- 下一篇:用于无气腹腹腔镜手术的拉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