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编扁平通信信号线束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79847.8 | 申请日: | 201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5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周正平;张家鑫;丁春风;姜独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1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扁平 通信 信号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信号线,尤其是扁平通信信号线束制造技术,即线编扁平通信信号线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信信号线束,为使众多信号线束不致散乱和便于施工安装和检修,一般都将通信信号线制成扁平带状信号线束。现有技术是将平行排列的数根通信信号线用胶粘剂粘合成一排线束,或者将一排通信信号线挤制在扁平塑料护套中加以固定,虽然也能达到了让通信信号线排列整齐的目的,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通信信号线束不能做得太宽,也就是每一排信号线的根数受到限制,不能过多,用胶剂粘合的信号线缺点是硬度较大,不易弯曲,也不耐振动,易被分裂,而挤制塑料外护层的信号线束,其缺点是体积大,重量较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胶粘式或者扁平塑料外套式信号线束根数受限,硬度大,不易弯曲,不耐振动,易被分裂,体积大,重量重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编通信信号线束,使其一排信号线的根数不受限制,容量大得多,柔软、易弯,体积小,重量轻,不易分裂。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编扁平通信信号线束,包含有通信信号线、第一纬编线和第二纬编线组成,其特征是将多根通信通号线平行排列成一排为经向线,将编织线第一纬编线和第二纬编为纬向线,与信号线直角相交交织,第一纬编线在信号线上一间一地一上一下交织,第二纬编线相位相反,为一间一地一下一上交织;上述的第一与第二编纬线为一组交织单元,该交织单元在信号线纵向分布间距上是零距离的连续密集交织,或者是以信号线束宽度的0.5~50倍间距稀疏交织,以达到能将信号线稳定连接为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通信信号线结合力牢固耐振,不易分裂,编织成的信号线束根数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柔软,易弯曲,便于敷设安装检修和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截面图。
图2是图1中的第二纬编线3信号线1之间的一间一地一下一上交编织关系图,第一纬编线2与之相位相反,与信号线之间为一间一地一上一下交织。
在图1图2中:1.通信信号线,2.第一纬编线,3.第二纬编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中,一种线编扁平通信信号线束,包含有通信信号线1、第一纬编线2和第二纬编线3组成,其特征是将多根通信信号线1平行排列成一排为经向线,将第一和第二纬编线2、3为纬向线与通信信号线1直角相交交织连接成一体;上述的通信信号线1与第一、第二纬编线2、3交织的方式为:第一纬编线2与通信信号线1交织时一间一地一上一下交织,第二纬编线(3)交织时与第一纬编线相位相反,为一间一地一下一上交织;第一纬编线与第二纬编线为一组交织单元。该交织单元在通信信号线1纵向分布间距上可以是零距离的连续密集交织,或者是以通信信号线并排宽度的0.5~50倍间距稀疏交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9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弯折抗吊拉的隔离耳机线
- 下一篇:船舶和海洋工程用横向水密封中高压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