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接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79297.X | 申请日: | 201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4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枝;张小强;何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伊莱斯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 地址: | 52830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电动机 定子 绕组 接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绕组的接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微型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微型电动机通常采用集中绕组的接线方式,即采用自动绕线机先把定子铁芯上的每个线圈绕好,每个定子线圈的端部有两个引出端,将若干个定子线圈的引出端依次连接形成三个彼此独立的绕组,每个绕组即为一相,再将每相绕组端部的两个出线端通过连接线连接,形成设计所需的星形(Y)或三角形(△)三相绕组,为保证连接线与连接线之间、连接线与绕组之间的绝缘,需要为连接线套上绝缘管,最后再将三相绕组的头部引至接线盒。
在实际应用中,电机绕组端部对接线的要求很高。由于微型电机的功率小,所用绕线的线径比较细,线径小于0.5mm的铜线极易受到拉扯而折断,对电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此外,连接线套上绝缘管使制作工艺复杂,容易造成电机端部占用空间大,不利于缩小电机的整体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微型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接线结构,利用PCB板上电路连接的方式,使得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连接更简单,并且出现问题时便于检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接线结构,定子由若干块定子铁芯拼接而成,每块定子铁芯上绕有定子线圈,每个定子线圈端部具有两个引出端,每个引出端与其对应的一导体针焊接,导体针一端插入一电枢骨架中,导体针另一端穿过一带电路的PCB板并与该PCB板上的电路电性连接,该PCB板上的电路将若干个定子线圈的引出端连接形成三个定子绕组,并于PCB板上形成三个定子绕组的接线端。
作为优选,该导体针为铜针。
进一步,该三相绕组的连接方式为星形或三角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PCB板上的电路连接代替现有的连接线直接相连,由于不需使用绝缘管,大大简化了制作工艺,使连接更方便,且避免了因为绝缘管破裂可能导致绕组短路等问题,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定子线圈的接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PCB板上的电路原理图。
其中,10——定子;11——定子铁芯;12——定子线圈;121、122——引出端;20——导体针;30——电枢骨架;40——PCB板;1、2、3、4、5、6、7、8、9——定子槽;U、V、W——三相绕组的接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方式以9槽定子为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结构形成星形三相绕组。
参见图1、图2,一种微型电动机的一个定子10由九个定子铁芯11拼接而成。该定子铁芯11由表面涂有绝缘漆的薄硅钢片叠压而成,在该定子铁芯11上绕有定子线圈12,该定子线圈12由绝缘铜导线或绝缘铝导线绕制成若干矩形线圈,线圈与线圈之间、线圈与定子铁芯之间是绝缘的。每个定子线圈12具有两个引出端121和122分别与其对应的导体针20焊接,从定子10端部方向看去,这些导体针20是沿圆周方向等距离布置的,在本实施例中导体针20为铜针。导体针20的一端插入一电枢骨架30中,导体针20另一端穿过一带电路的PCB板40并与该PCB板40上的电路电性连接。该PCB电路板40呈圆环形,其外环边缘处设有与导体针20一一对应的针孔,导体针20穿过该针孔,并与PCB板40牢固焊接。导体针20良好的导电性能,实现了定子线圈12与PCB板40上电路的导通。由于相邻导体针20之间有一定间距,因此相邻导体针20之间是绝缘、互不影响的。该PCB板40上的电路将若干个定子线圈12的引出端连接分别形成三个定子绕组,该PCB板40上的电路还将每个定子绕组的出线端连接形成三相绕组。
参照图3,PCB板上的电路连接原理图。在本实施例中,将9槽定子分为三部分,每三个定子线圈的引出端连接构成一相绕组,形成了三个定子绕组。设定1、2、3槽为U相绕组,4、5、6槽为V相绕组,7、8、9槽为W相绕组,按照星形连接方法,将三个定子绕组的末端均连接在一起,三个定子绕组的首端U、V、W作为接线端,从而形成三相绕组。如图2所示,PCB板上的U、V、W处为三相绕组的接线端用于外接三相电源。当在定子绕组中通入三相电源时,由于三相电源相与相之间的电压在相位上相差120°,定子绕组会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该旋转磁场将对处于定子中的转子产生力的作用使其旋转,转子的转动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伊莱斯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伊莱斯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92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