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材风冷辊道运输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8849.5 | 申请日: | 2010-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0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白亚斌;张焰;闵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7/5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材 风冷 运输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材风冷辊道运输线。
背景技术:
线材风冷辊道运输线可以利用辊道运输速度、风机状态、风量分配和保温罩开闭多种手段有效控制线材冷却速度,从而使线材获得良好的组织结构。因此冶金行业中现代化的高速线材生产企业都设有线材风冷辊道运输线。实践表明,如果风冷辊道运输线稍短,冷却时间不够,难以满足某些钢种的控冷工艺要求。目前设计的线材风冷辊道运输线多在100m以上。如果是利旧车间改造或新建厂址场地限制,旧有厂房或场地长度不能满足高速线材车间风冷辊道运输线的长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弯曲旋转的线材风冷辊道运输线。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线材风冷辊道运输线,包括通过输送辊道连接的吐丝机和集卷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道包括不位于一条直线上、首尾相连的至少两条输送辊道:第一输送辊道和第二输送辊道,所述第一输送辊道的尾部设置有供线材跌落的第一跌落筒,所述第二输送辊道的首部在第一跌落筒下方;
所述跌落筒包括空心的筒体和位于筒体上部的挡板。
为了保证线圈平稳落入第一跌落筒中,所述第一输送辊道的末端设有压送辊。
为了结构的紧凑、便于施工,所述空心筒体的两侧设置有带有支撑柱的侧板,所述支撑柱与第二输送辊道的两侧相接。
采用上述方案,此设备装置可实现利旧车间高线改造、突破现有场地限制,建立满足控制线材冷却工艺制度的合适长度的风冷辊道运输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C剖视图;
图5是图1中件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1为吐丝机;件2为第一输送辊道;件3为压送辊;件4为第一跌落筒;件51为筒体;件52为挡板;件6为第二输送辊道;件7为侧板;件8为第二跌落筒;件9为集卷站;件10为支撑柱;件11为第三输送辊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
实施例1:第一输送辊道2的末端设置有呈圆筒状的第一跌落筒4,第一跌落筒的两侧设置有侧板7,设置在第二输送辊道6辊道两侧的支撑柱10与侧板7相连。第二输送辊道6的末端设有第二跌落筒8,第二跌落筒8后与第三输送辊道11相接,第一输送辊道2和第二输送辊道10的末端均设置有压送辊3,第三输送辊道11的末端接有集卷站9。第一跌落筒4和第二跌落筒8均包括空心的筒体51和位于筒体51上部的挡板52。
线材经吐丝机1形成一定直径的线圈。随着第一输送辊道2转动,线圈互相搭接,平铺于第一输送辊道2上。在压送辊3的作用下,线圈平稳落入第一跌落筒4中。第一跌落筒4保证线圈垂直规则落入第二输送辊道6的首部。后面过程与此类似,最后线圈进入集卷站9,形成松散的盘卷。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输送辊道只有两段组成:第一输送辊道2和第二输送辊道6,并且两者之间为45度。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并不构成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比如输送辊道可以由四段、五段或者更多段组成,并且各个相邻段之间可以为除180度以外的任何角度,诸如此类落在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8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脱粒机
- 下一篇:一种花椒、集束果采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