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液压油缸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8372.0 | 申请日: | 2010-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5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双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9/00 | 分类号: | F16J9/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液压油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液压油缸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用液压油缸的常用密封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软密封,即活塞用Y型圈两个或者用格来圈与油缸筒配合密封。这种密封方式效果好,使用初期无内泄漏现象,但是采用此方法必须在活塞上开孔装阀杆,靠阀杆顶开回油,而阀杆弹簧容易老化造成内漏,再则油封也容易老化,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油封老化会造成密封不好内漏。第二种方法是硬密封。即活塞与油缸缸筒壁用活塞环配合密封,在缸筒壁上开回油孔,行程过回油孔时回油。这种密封方式经久耐用,性能稳定,但是在使用初期时,由于活塞环与油缸缸筒的内壁没有完全磨合好,会有明显的内泄漏,即举斗时车厢下落明显,用户不理解会认为油缸质量差,不愿购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采用硬密封的方式在使用初期也不会有内泄漏现象出现的汽车液压油缸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包括有汽车油缸缸筒,开设在汽车油缸缸筒壁上的回油孔,装在汽车油缸缸筒内的活塞以及设在所述活塞上的活塞环,在所述活塞位于靠近回油孔一端的外壁设有密封圈。
在上述方案中,开设在汽车油缸缸筒壁上的回油孔可以至少有两排,其中先与所述活塞接触的那排回油孔的直径小于位于其后的回油孔直径;所述的密封圈可以是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由于在活塞靠近活塞杆一端的外壁加装一道O型密封圈密封,并且把先与活塞接触的那排回油孔直径改小,活塞经过回油孔时O型密封圈先与回油孔接触,在使用的初期漏油的情况就不会再有,而且O型密封圈也不会被刮伤损坏,即使使用一段时间O型圈老化以后,活塞环同油缸缸筒内壁已完全磨合好,也不会再有明显的内泄的现象出现。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有汽车油缸缸筒1、回油孔2、活塞3、O型密封圈4、活塞环5、回油孔6。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油缸缸筒1内安装有活塞3,在活塞3的外壁安装有多道活塞环5,在活塞3位于靠近回油孔一端的外壁安装有一道O型密封圈4。在汽车油缸缸筒1的壁上开设有两排回油孔,其中先与活塞3接触的那排回油孔2的直径小于位于其后的回油孔6的直径。这一设计,当活塞在汽车油缸缸筒1内运动经过回油孔时,O型密封圈4首先与回油孔接触,避免内泄漏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双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双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8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