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甩泥的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7983.3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8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董兴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兴山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58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甩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特别涉及一种防甩泥的鞋。
背景技术
人在积水路面行走时,常常会遇到鞋尖和鞋后跟带起泥浆并将泥浆甩到鞋面及裤管上的情况,导致鞋面及裤管脏污。泥浆甩到鞋面上以后不仅难于清理,还对鞋面(尤其是皮质鞋面)造成损害,加速鞋子的折旧。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些安装于鞋上防止泥浆甩起的部件,如鞋用挡泥板,可连接到鞋后跟上,雨天行走时挡住甩溅起来的泥水,避免泥浆沾到裤管。
此类部件生产和使用不便,因为不同类型鞋子的鞋跟形状不同,生产者得制造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鞋用挡泥板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安装于鞋跟上以后,若裤管过长,还易跟挡泥板发生擦挂和拉扯,实用性低。
需要克服所述缺陷,提供一种防甩泥的鞋,行走时能够防止泥浆甩起脏污鞋面和裤管,同时结构简单、实施容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甩泥的鞋,行走时能够防止泥浆甩起脏污鞋面和裤管,同时结构简单、实施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防甩泥的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底前端底面沿横向设置前凹槽,前凹槽横截面为弧形,前凹槽靠近鞋底前端的槽沿与鞋底最前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2cm。
进一步,鞋底后端底面沿横向设置后凹槽,后凹槽横截面为弧形,后凹槽靠近鞋底后端的槽沿与鞋底最后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防甩泥的鞋,鞋底前端底面沿横向设置前凹槽,前凹槽横截面为弧形,前凹槽靠近鞋底前端的槽沿与鞋底最前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2cm;行走中当脚尖上抬时,鞋底底面黏附的泥水在惯性作用下沿鞋底底面向前移动并滑过前凹槽,到达前凹槽靠近鞋底前端的槽沿后,沿该处切线方向向前甩出,避免泥浆甩到裤管及鞋面上;所述槽沿与鞋底前端顶点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2cm,鞋前端防甩泥效果更好,凹槽结构便于加工,且保留鞋子原有结构的舒适度,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如图所示:
本实施例的防甩泥的鞋,包括鞋面1和鞋底2,鞋底前端底面沿横向设置前凹槽3,前凹槽3的横截面为弧形,前凹槽靠近鞋底前端的槽沿31与鞋底最前端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2cm;行走中当脚尖上抬时,鞋底底面黏附的泥水在惯性作用下沿鞋底底面向前移动并滑过前凹槽,到达前凹槽靠近鞋底前端的槽沿后,沿该处切线方向向前甩出,避免泥浆从身前甩到裤管及鞋面上;所述槽沿与鞋底前端顶点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2cm,以紧靠鞋底前端顶点为最佳,鞋前端防甩泥效果更好。
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实施例结构的鞋的鞋底后端底面沿横向设置后凹槽4,后凹槽横截面为弧形,后凹槽靠近鞋底后端的槽沿与鞋底最后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2cm;行走中当脚跟上抬时,鞋底底面黏附的泥水在惯性作用下沿鞋底底面向后移动并滑过后凹槽,到达后凹槽靠近鞋底后端的槽沿41后,沿该处切线方向向后甩出,避免泥浆从身后甩到裤管上;槽沿41与鞋底后端顶点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2cm,以紧靠鞋底后端顶点为最佳,鞋后端防甩泥效果更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兴山,未经董兴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7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定油烟在气-活性污泥中分配系数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岩石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