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钢轨探伤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77777.2 | 申请日: | 201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0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章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超科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15/12 | 分类号: | B61D15/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宣圣义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钢轨 探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钢轨探伤车,属钢轨探伤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轨是铁路轨道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的功用在于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并传递到轨枕上。钢轨必须为车轮提供连续、平顺和阻力最小的滚动表面。因此,为了确保机车的安全运行,铁路系统需要经常对铁轨进行探伤检测,以探测钢轨的轨头和轨腰范围内(包括接头附近)的疲劳缺陷和焊接缺陷,以及轨底锈蚀和月牙掉块、轨头压溃等损伤情况,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患于未然。
目前国内的钢轨探伤车有两种:一种是全自助的钢轨探伤车,这种车通常在铁道和公路交界处,通过安装的钢轨导轮进入到钢轨上,然后利用汽车本身的动力驱动沿着钢轨跑,把检测装置安装在轨道上面,实现对钢轨的检测。但由于我国的钢轨都是封闭的,和公路没有回合点,故这种车没办法上到钢轨上去,只能为其专门修建一条与钢轨连通的轨道线,供其停放和调度上轨检测使用。其检测效率虽高,但检测成本也高;另一种是一种人工推进的各种小型和便携式钢轨探伤车,其虽具有轻便,灵活的特点,在两列火车的间隙就可以上到钢轨上进行检测,无需要铁道部门的调度,也不耽误列车的正常运行。但存在检测效率低,检测效果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效率较高,且又机动灵活的电动钢轨探伤车。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钢轨探伤车,包括钢轨车轮,车架和钢轨探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由底板、支撑杆和上连杆构成,底板为前后两块,前后两块底板之间由铰链连接;车架前边的底板上安装有电池盒,后边的底板上安装有驱动电机;车架后边的支撑杆和上连杆之间由定位销连接;上连杆的前端弯折后固定在底板上,底板的前端固接有仪器支架,仪器支架上安装有钢轨探伤仪。
其技术效果是:由于采用电机驱动,较之现有的手推探伤小车,其检测速度要快得多,检测效率也相应的高得多;同时,采用由铰链连接的前后两块底板与车架后边的支撑杆和坐垫连接杆之间采用定位销连接的方式,使其具有快速装拆、机动灵活性的特点:机车来前,两三个人即可快速将其拆开,抬下钢轨;机车走后,将其抬上钢轨,即可继续检测。另外,整车结构简单,拆装简便,车架由铝合金制作,既能保证强度,又比较轻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底板铰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其如图1、2所示,电动钢轨探伤小车,包括钢轨车轮,车架和钢轨探伤仪。车架2由底板、支撑杆和上连杆构成,底板21为前后两块,前后两块底板之间由铰链12连接。底板下面的前后左右分别装有钢轨车轮1。钢轨车轮1是一个带有边缘的轮子,以确保小车能沿着钢轨运行。车架前块底板上安装有电池盒11,后块底板上安装有驱动电机3。车架后边的支撑杆22和上连杆23之间由定位销4连接,上连杆的前端弯折后固定在前块底板上,底板的前端固接有仪器支架,仪器支架上安装有钢轨探伤仪10。
底板21左、右两边居中的位置处分别安装由钢轨水轮支架13连接的水轮式探头15和自动调整轮19。水轮式探头可根据钢轨不同的磨损状况下,在钢轨水轮支架上作上下调整和内外调整,以保持水轮式探头和钢轨面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保证探测的信号更加准确、完整、可靠。
左、右上连杆23之间固接坐椅连接杆14,坐椅连接杆上安装有两个座椅5。两个座椅之间设有连接在坐椅连接杆上的照明灯支架7,照明灯支架上面设有照明灯6,下面设有警示灯8。前块底板左右两侧的前端分别安装有照明灯9。后块底板的后端设有尾灯17,后块底板上设置有水箱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超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超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7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间斜率电容测量电路和方法
- 下一篇:二级点刹制动总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