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摩椅内部的具有颈部按摩效果的传动机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7576.2 | 申请日: | 2010-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2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少麟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A61H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摩 内部 具有 颈部 效果 传动 机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椅内的机械手传动装置,特别是一种按摩椅内部的具有颈部按摩效果的传动机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直轨道按摩椅,在进行背部按摩工作时,其行走方式都是上下直线行走,按摩机械手难以按摩到人体颈部的靠前位置,给舒适方面带来遗憾。即使是S形轨道按摩椅的传动机构,因构造复杂,造价成本高,局限于做高档次按摩椅,市场竞争能力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摩椅内部的具有颈部按摩效果的传动机构装置,它主要解决现有机构成本高和按摩位置的不足的技术问题,它不仅能节省成本,结构简单,而且能使按摩机械手行走到颈部区域,可以向前倾出,使人体颈部得到一种新的按摩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按摩椅内部的具有颈部按摩效果的传动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靠背支架,所述的靠背支架、两侧设有两根上段倾斜下段竖直的曲线轨道,一竖直设置的丝杆安装在靠背支架上,且丝杆与传动机构装置内部的移动螺帽螺纹内孔螺配,所述传动装置上方连接设置一变速箱移动架组件;该变速箱移动架组件包括变速箱移动架和连接在变速箱移动架上的按摩机械手、直滚轮和半边轮,该变速箱移动架组件的直滚轮和半边轮分上下与曲线轨道滚动接触。
所述的按摩椅内部的具有颈部按摩效果的传动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螺帽设置在丝杆螺帽外壳中,且该变速箱移动架组件安装在丝杆螺帽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按摩椅背部支架的两侧设计了一组曲线轨道,按摩机械手机构安装在变速箱移动架上,组成变速箱移动架组件。在变速箱移动架组件的两侧,各安装两组直滚轮和半边轮,直滚轮和半边轮分上下安装在曲线轨道上。经过按摩椅背部支架上的丝杆推动使变速箱移动架组件沿着曲线轨道运行,当运行到曲线轨道上部的曲折弯道时,变速箱移动架组件沿着曲折弯道轨迹,向前倾斜,从而达到使人体颈部得到按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按摩椅背部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箱移动架组件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箱移动架组件直行状态与传动机构装置角度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箱移动架组件直行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箱移动架组件曲行状态与传动机构装置角度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箱移动架组件曲行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装置侧面图;
图中:
1.靠背支架, 2.曲线轨道, 3.丝杆,
4.丝杆螺帽外壳,5.变速箱移动架, 6.按摩机械手,
7.直滚轮, 8.半边轮, 11.移动螺帽固定座,
12.移动螺帽, 13.变速箱移动架组件,14.传动机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摩椅内部的具有颈部按摩效果的传动机构装置。如图所示:它包括靠背支架1,所述的靠背支架1、两侧设有两根上段倾斜下段竖直的曲线轨道2,一竖直设置的丝杆3安装在靠背支架1上,且丝杆3与传动机构装置14内部的移动螺帽12螺纹内孔螺配,所述传动装置14上方连接设置一变速箱移动架组件13;该变速箱移动架组件13包括变速箱移动架5和连接在变速箱移动架5上的按摩机械手7、直滚轮7和半边轮8,该变速箱移动架组件13的直滚轮7和半边轮8分上下与曲线轨道2滚动接触。所述的移动螺帽12设置在丝杆螺帽外壳4中,且该变速箱移动架组件13安装在丝杆螺帽外壳4上。
图3中所示:在丝杠3的推动下变速箱移动架组件13处于直行状态时,这时传动机构装置14内部的移动螺帽12螺纹内孔与变速箱移动架5的平面平行。移动螺帽12和丝杆螺帽外壳4处于一个固定的角度,因移动螺帽螺纹部分与丝杠3始终处于配合状态,丝杠3在背架中的位置与曲线轨道2的直管部分是平行的,因此变速箱移动架组件13处于直行状态时移动螺帽(12)和丝杆螺帽外壳4的角度是固定的,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少麟,未经王少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7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