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裁垫片入盖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76299.3 | 申请日: | 201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1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严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贞(厦门)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61/22 | 分类号: | B65B61/2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唐绍烈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垫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体垫片的裁剪设备,特别与冲裁垫片入盖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在瓶体中,为了增强其气密性,往往在盖子内垫有一个垫片,比如像药物瓶体、饮料瓶体、酒类瓶体、食物瓶体等等。在传统的加工方法中,给瓶体的盖子上垫片大多数采用手工操作。首先由剪裁机冲裁成型,然后以人工方式将垫片放入盖子内侧底部。
显而易见,这种传统方式自动化程度水平落后,控制能力低。冲裁和入盖分成两个步骤完成,工序增加,人工劳动量大,而且人工放置垫片产品质量不一,所需单位加工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下,最终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无法提高。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缺陷,经过多年研究试验,设计出一种冲裁垫片入盖机构,将原本需要两个步骤完成的垫片入盖在一个机构中自动完成,因此,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裁垫片入盖机构,改变原有传统手工操作方式,在一个机构实现垫片冲裁和入盖两个步骤,全自动化操作,工作效率高,质量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冲裁垫片入盖机构,包括一对形状相配的凸模和凹模、推杆、主副电机、冲裁凸轮和入盖凸轮;凸模位于凹模上方,推杆套置在凸模中,凸模连接安装在主电机上的冲裁凸轮,凹模连接在安装在副电机上的入盖凸轮。
所述的主副电机上安装有感测冲裁凸轮转动角度的下位感测块、感测入盖凸轮转动角度的入盖定位感测块,以及感测入盖凸轮的回转角度上位感测块。
所述的凹模安装在凹模座内,凸模安装在凸模座内,凹模上具有导柱,凸模套在导柱上;凸模座与L形联结板固结,L形联结板联动于冲裁凸轮上。
所述的推杆固结在推杆联结板上,推杆联结板联动入盖凸轮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副电机控制冲裁凸轮和入盖凸轮,就可以自动完成冲裁和入盖两个步骤,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简化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盖子质量,投入到实际生产中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垫片入盖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包括凸模1、凹模2、推杆3、主副电机4、冲裁凸轮5和入盖凸轮6。
凸模1和凹模2为一对形状相配的模具,分别固定安装在凸模座7和凹模座8内,当长时间使用后,模具有损坏时,只需要更换其中的凸模1和凹模2即可,节省材料。凸模1是一个中空部件,在其内套有推杆3。
在凹模座7上具有导柱9,凸模座8套在导柱9上。凸模座8上方固定连接一块L形联结板10,而L形联结板10是联动在冲裁凸轮5上的,冲裁凸轮5安装于主副电机4的主旋转电机。
另外,推杆3通过推杆联结板11联动于入盖凸轮6上,入盖凸轮6安装于主副电机4的副旋转电机。
为了冲裁、入盖行程精确定位,本实施例中还配有三个感测块,分别是下位感测块12、入盖定位感测块13、上位感测块14。
下位感测块12感测冲裁凸轮5转动角度,也就是用来控制凸模1向下冲压的距离,入盖定位感测块13感测入盖凸轮6转动角度,以同样原理控制推杆3下降的距离,另外上位感测块14感测入盖凸轮6的回转角度,用来控制推杆3回升的距离。
结合图3,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垫片的铝箔原料15放置在凸模座7和凹模座8之间,瓶盖放置在凹模座8下方。当主旋转电机经冲裁凸轮5带动凸模1下冲时,冲模向下冲的压力把凸模1和凹模2之间的铝箔原料15按照模具的形状裁下,直到感测到下位感测块12,冲裁凸轮5停止转动,凸模1不再下降。而凸模1内的推杆3由入盖凸轮6带动下继续向下运动,把垫片准确压入盖子16中。当垫片压到位时,感测到入盖定位感测块13,推杆3不再继续下降,开始上升,当推杆3回到凸模1内,感测到上位感测块14,凸模1和推杆3同时回升至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主副电机控制冲裁凸轮5和入盖凸轮6,就可以自动完成冲裁和入盖两个步骤,对瓶体生产是一个突破性的自动化改革,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产品质量,具有巨大经济效益。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贞(厦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鼎贞(厦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62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