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节能常压热水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6140.1 | 申请日: | 201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5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平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0 山东省平度市福州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常压 热水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供暖设备,主要涉及燃煤锅炉,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农村养殖大棚和机关团体、生产车间供暖用的中小型高效燃煤常压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中小型、特别是1-2吨立式常压热水锅炉,其主要缺陷是炉膛燃烧不够充分,热交换利用不完全,尤其是烟道余热未能得以充分回收利用,因而导致整体热效率低,耗能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常压热水锅炉,它节能,热效率高,特别适宜于农村大型养殖场采暖加温使用,以及机关团体、居民小区冬季供暖使用。
为达上述发明目的而采取如下技术方案,高效节能常压热水锅炉,包括炉体1、炉体夹层水包4、其内炉胆3和炉膛8、其下炉篦7、底部设进水口27、顶部设出水口28、炉底座5、加煤口13、操作口12和出渣口6、顶部排烟道、及烟囱17,其特征是,炉体夹层水包4包裹于炉胆四周和其顶部;炉篦7为一排联通水管;炉膛8中上部设有受热联通水管;排烟道敷设于炉体上,并具有外壳体22构成烟道余热回收水包23,且与炉体夹层水包4通过联通口24相联通。
炉膛8中上部所设受热联通水管,包括一排横向联通水管9和一排纵向联通水管10;排烟道由一束多支正程排烟管20和一束多支返程排烟管21折返构成,主视其整体轮廓呈直拐状,卧覆于炉胆顶部和炉体侧壁上,正程排烟管20入口处与炉膛上部过烟口14之间具有过烟室15,返程排烟管21出口处与烟囱入口之间具有排烟室16;炉体中部设有新风进口11。正程排烟管20和返程排烟管21折返处为烟气折返落灰室2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炉体夹层水包、炉篦联通水管、炉膛联通水管、烟道余热回收水包等多种受热水体联通一体的受热系统,可充分吸收炉膛内及烟道内之热量,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明显。又因炉膛被四周和顶部水包所包围,使炉膛内温度高,且设有二次新风进口,使炉内供氧、燃烧充分,适宜于烧各种煤种。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正程排烟管20入口处A向视图
附图4本实用新型返程排烟管21出口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和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之构造作进一步说明。高效节能常压热水锅炉,包括立式圆柱状炉体1,由外壳体2与炉胆3构成炉体夹层水包4,其内为炉膛8,其下部设炉篦7,炉体夹层水包下部设进水口27,炉顶部设出水口28,炉体夹层水包其下设底座5,炉体正面设有加煤口13、操作口12和出渣口6,分别设有门,顶部具有排烟道以及烟囱17。炉体夹层水包4包裹于炉胆四周和其顶部。炉篦7为一排联通水管。炉膛8中上部设有受热联通水管,包括一排横向联通水管9和一排纵向联通水管10。排烟道敷设于炉体上,并具有外壳体22构成烟道余热回收水包23,且与炉体夹层水包4通过联通口24相联通。排烟道由一束多支正程排烟管20和一束多支返程排烟管21折返构成,本实用新型正程排烟管20有7支,返程排烟管21有7支,如附图3和4所示。主视排烟管整体轮廓呈直拐状,卧覆于炉胆顶部和炉体侧壁上。正程排烟管20入口处与炉膛上部过烟口14之间具有过烟室15,设有密封门18,返程排烟管21出口处与烟囱入口之间具有排烟室16,设有密封门19,定期打开密封门18和19进行排烟管清灰。炉体顶部封头29与炉体外壳2之上沿、与烟道余热回收水包23外壳体22、与排烟室16之上壳交接,构成炉顶部水包,并与炉体夹层水包4和烟道余热回收水包23相联通。正程排烟管20和返程排烟管21折返处构成烟气折返落灰室25,并设密封门26,定期打开密封门进行排烟管清灰。炉体中部设有新风进口11。炉底座处设有鼓风口32。炉体定部封头处设有通天管33。炉体上部一侧设有水位计31。底座5设多块筋板30。
工作时,由底部鼓风口32鼓风,煤在炉膛内燃烧,所产生烟气经过烟口14、过烟室15、正程排烟管20、至折返处通过折返落灰室25进入返程排烟管21、由返程排烟管出口进入排烟室16、再进入烟囱17排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平,未经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6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热能回收装置
-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网线免布线的空调网络集群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