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侧双向驱动式转轮防暴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6136.5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3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庄清发;周洪发;柴大伟;杜呈信;黄丽萍;张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新华体育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C9/00 | 分类号: | F41C9/00;F41C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3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驱动 转轮 防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暴枪,特别涉及一种双侧双向驱动式转轮防暴枪。
背景技术
转轮防暴枪作为一种大威慑力武器一直受到执法部门的青睐,它的使用可以减少防暴人员的配备,具有火力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广、使用弹种广、弹种使用灵活、方便等特点,在反恐防暴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转轮防暴枪的研制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转轮防暴枪的研制中转轮驱动是最为关键的技术。国内同类产品的研制单位有国营972厂、北京208所、湖南轻武器研究所和河北137厂,国外的主要为美国CTS公司(组合战术系统公司)生产的PL-8型防暴枪,下面就这几种产品的结构特点分别加以说明。
国营972厂1998年设计定型的5管转轮防暴枪是国内第一支转轮防暴枪,但其转轮驱动方式为手拨动式,操作非常不方便,因此,此产品没有形成批量生产。
北京208所于2006年设计定型的6管转轮防暴枪是一种唧筒式非自动武器,如图1所示,其转轮驱动结构为:螺旋柱31外周面上设有螺旋槽32,螺旋柱31的端部与转轮33紧配相连,拉杆34与导柱35相连;其工作原理为:前握把带动拉杆34向后运动,拉杆34上的导柱35在螺旋柱上的螺旋槽32内从前端向后运动,如图2所示,使导柱35从螺旋槽32中的一条斜槽37的左端移动到右端,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并在斜槽37的右端使导柱35进入直槽38内,从而驱使转轮绕转轴36转动60°。前握把带动拉杆34向前运动,导柱35在直槽38内向左运动并在直槽38的左端使导柱35进入下一条斜槽。再次拉动前握把可进行下一个循环驱动。
这种机构的缺点为:1.驱动面(即导柱35与螺旋柱31相接触的面)与弹巢轴线39(即转轮中每个管的中心轴线)距离较远,由于导柱与螺旋槽的运动间隙造成弹巢轴线与枪管轴线的同轴误差较大,所需驱动力较大;2.由于结构限制,其拉杆、导柱尺寸均较小,刚性较差,同时其驱动方式为单侧驱动,驱动力相应增加,螺旋槽与导柱磨损严重,机构寿命较短;3.由于其结构中导柱在螺旋槽斜槽与直槽之间进行转换,故导柱可上下移动,其结构引起的定位误差较大。
湖南轻武器研究所与河北137厂的转轮防暴枪其结构均采用导气式转轮驱动方式,其原理是引导发射防暴弹时产生的火药气体驱动转轮的转动。这种结构最大的缺点是此类防暴枪必需采用专用防暴弹,弹的膛压一致性要求较高,而目前市场上的防暴弹种类十分繁多,根据其作用功能不同,其膛压相差较大。同时这种专用防暴弹的发射药不能采用成本较低的黑火药,因黑火药燃烧产生的残渣会堵塞导气孔。所以这种驱动方式不适用于警用市场,其结构主要适用于发射制式的军用低速榴弹。
美国CTS公司生产的PL-8型6管防暴发射器同北京208所一样采用唧筒式驱动方式,其动作为拉动前握把向后运动一段距离,然后向前拉动前握把向前运动时通过机构传动驱动转轮转过60°,再次拉动前握把可进行下一次循环驱动。其具体驱动结构不详。这种结构可能存在的缺点在于其采用单程(向前运动)时驱动转轮转动,在转动角度一定的情况下其驱动力较大,同时在同样拉动前握把速度一致的情况下,其转轮转动速度较快,转轮惯性较大,易引起零部件的撞击,驱动件磨损较快,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所需驱动力小,驱动面摩擦力小,使用寿命长的转轮防暴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侧双向驱动式转轮防暴枪,包括拉杆、导柱、转轴、导轮、转轮,所述的导轮套设在转轴上并与转轴周向转动连接,转轮套设在导轮上并与导轮周向固定连接,在转轴上对称设有两道沿轴向方向的滑槽,在导轮的内周壁上周向设有导引槽,拉杆插入转轴内连接导柱,导柱的两端穿过滑槽并插置在导引槽内,所述的导引槽是由6个首尾相连的单元槽组成,所述的单元槽是由导引导柱向右行进的第一直槽、第一斜槽及导引导柱向左行进的第二斜槽、第二直槽组成,其中,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位于第一斜槽、第二斜槽的两侧,第一斜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直槽的右端、第二直槽的右端相连,第二斜槽的一端与第二直槽的左端相连,第二斜槽的另一端与其相邻单元槽中第一直槽的左端相连;导柱的轴心偏离第一直槽、第二直槽的中心线,在导柱运动状态下,第一直槽内导柱的轴心运动轨迹所处的直线和导轮中心轴线这两条线共处的第一平面、第二直槽内导柱的轴心运动轨迹所处的直线和导轮中心轴线这两条线共处的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新华体育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新华体育器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6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工位钢丝圈压合机
- 下一篇:用于聚丙烯薄膜生产线的电晕电极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