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翔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76076.7 | 申请日: | 2010-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3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友 | 
| 主分类号: | B64C31/00 | 分类号: | B64C3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19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替代步行的飞翔器,具体说是一种背在人身上、能使人在空中滑翔的飞翔器。
背景技术 由于地球吸引力的作用,目前步行时人只能在路上行走,人们尚不能在空中行走、滑翔,目前尚没有器械能够使人在空中行走、滑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行走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使人在空中行走、滑翔的飞翔器。
为达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由氢气桶、进气阀门、气管、出气阀门、软棚、调节带、牵拉带、腰带、背带组成,氢气桶为长方形,氢气桶背在人背上,没有不适感,氢气桶内盛液态氢,氢气桶边上有进气阀门,氢气桶由气管与软棚接通,气管的一侧有出气阀门,软棚由薄膜围成,软棚内有封闭内腔,封闭内腔填充满氢气后,软棚便在空气中产生巨大的上升力,它能将软棚下方的氢气桶及人体提起,至空中,软棚的上端有调节带,软棚的下端有牵拉带,牵拉带一方面可与调节带一起,对软棚滑翔方向起着调节作用,另一方面牵拉着软棚下方的人体,使人体不会掉落下去,调节带、牵拉带下端连接腰带,腰带系在氢气桶上,氢气桶的一侧另有两条背带。
与目前的行走方式相比,借助它的氢气桶、进气阀门、气管、出气阀门、软棚、调节带、牵拉带、腰带、背带,人便可以在空中行走、滑翔。
附图说明 图1 产品结构图
图中:1、氢气桶 2、进气阀门 3、气管 4、出气阀门 5、软棚 6、调节带7、牵拉带 8、腰带 9、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氢气桶1、进气阀门2、气管3、出气阀门4、软棚5、调节带6、牵拉带7、腰带8、背带9组成,氢气桶1为长方形,氢气桶1背在人背上人没有不适感,氢气桶1内盛液态氢,氢气桶1的一边有进气阀门2,氢气桶1的进气阀门2与气管3连接,气管3的一侧有出气阀门4,气管3的另一端连接软棚5,软棚5由不透气薄膜围成,软棚5内有封闭内腔,软棚5上端有调节带6,软棚5下端有牵拉带7,调节带6、牵拉带7的另一端连接腰带8,腰带8连接在氢气桶1的一侧,氢气桶1的一侧另有背带9,使用时,背带9套系在使用者的两肩部,氢气桶1背在使用者背部,腰带8系在使用者的腰部,将捆在氢气桶1背侧、呈折叠状态的软棚5拉开,检查一下出气阀门4,打开进气阀门2,氢气桶1内氢气充至软棚5内的封闭内腔,软棚5张开,上升、牵拉着软棚5下方的人体、氢气桶1,人便可在空中滑翔,使用完毕后,关掉进气阀门2,打开出气阀门4,软棚5内氢气由气管3的出气阀门4排出,折叠好软棚5,平放至氢气桶1背侧,空中行走即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友,未经王建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6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卷包装用自动薄膜缠绕机
- 下一篇:一种枪击式稳定破浪型船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