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滤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5211.6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8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平;肖瀚;黄传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德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6 | 分类号: | B01D46/26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具体是一种可彻底滤除粒径细小质轻的物质且耐高温的旋滤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包括布袋除尘器、滤筒除尘器、旋风除尘器、脉冲反吹式除尘器等,其中旋风除尘器除尘原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降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旋风除尘器于1885年开始使用,已发展成为多种型式。按气流进入方式,可分为切向进入式和轴向进入式两类。布袋除尘器的工作机理是含尘烟气通过过滤材料,尘粒被过滤下来,过滤材料捕集粗粒粉尘主要靠惯性碰撞作用,捕集细粒粉尘主要靠扩散和筛分作用。
但是,现有的旋风除尘器在使用时很多粒径细小质轻的物质分离不彻底,达不到应有的除尘效果,除尘效率较低,布袋除尘器虽然可以通过过滤材料滤除掉粒径细小的尘粒,但是不能耐高温(例如,生物质粉末气化的燃气除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滤除尘器,可滤除掉粒径细小的尘粒,而且可以耐高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滤除尘器,包括筒体、进口管及旋滤装置,所述旋滤装置包括旋转滤筒、旋转轴、电机及出口管,所述旋转滤筒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出口管固定,所述出口管固定于所述筒体,所述进口管固定于所述筒体且所述进口管的末端伸入所述筒体内,所述筒体底部与卸灰阀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旋滤除尘器通过旋滤装置中的旋转滤筒,将从所述进口管进入的含有灰分的高温气体中小粒径灰分挡住,同时甩离旋转滤筒,大粒径灰分自然沉降后通过所述卸灰阀排除,可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彻底分离粒径细小质轻的物质的问题,有效提高了除尘效率;而且由于可以适应高温气体除尘,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同时滤除掉粒径细小的尘粒又能耐高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滤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进口管,3-出口管,4-旋转滤筒,5-阻阻灰叶片,6-旋转轴,7-电机,8-外套管,9-联轴器,10-卸灰阀,11-底脚,12-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旋滤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旋滤除尘器包括筒体1、进口管2及旋滤装置,所述旋滤装置包括旋转滤筒4、旋转轴6、电机7及出口管3,所述旋转滤筒4通过所述旋转轴6与所述电机7连接,所述旋转滤筒4的孔径可按需求选择200目-1000目的不锈钢滤网。所述旋转轴6与所述出口管3固定,所述出口管3固定于所述筒体1。所述进口管2固定于所述筒体1且所述进口管2的末端伸入所述筒体1内。所述筒体1底部与卸灰阀10固定连接,两个底脚11焊接于所述筒体1底部位置。
所述筒体1上固定有盖板12,所述出口管3与盖板12螺栓连接即可将所述出口管3固定于所述筒体1;所述进口管2可通过与所述筒体1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筒体1。所述旋转轴6与所述出口管3固定,具体方式可以为:在出口管3上部的一段旋转轴6套设有外套管8,所述外套管8的一端与所述出口管3连接,所述外套管8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9与所述电机7连接。所述旋转滤筒4旋转部分的缝隙设置阻灰叶片5,用于进一步实现灰尘的阻挡。
使用时,所述出口管3通过管道与风机连接,开启电机7,所述电机7使得所述旋转轴6开始高速旋转,进而带动所述旋转滤筒4高速旋转。含有灰分的高温气体由所述进口管2进入到旋滤除尘器的筒体1时,大粒径灰分自然沉降,小粒径灰分被高速旋转的旋转滤筒4挡住,同时被甩离旋转滤筒4,干净的气体通过旋转滤筒4从所述出口管3被风机抽出,滤掉的灰尘由所述筒体1底部的卸灰阀11排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旋滤除尘器通过旋滤装置中的旋转滤筒,将从所述进口管进入的含有灰分的高温气体中小粒径灰分挡住,同时甩离旋转滤筒,大粒径灰分自然沉降后通过所述卸灰阀排除,可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彻底分离粒径细小质轻的物质的问题,有效提高了除尘效率;而且由于可以适应高温气体除尘,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同时滤除掉粒径细小的尘粒又能耐高温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德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海德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52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