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扩张式椎体成形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75098.1 | 申请日: | 201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2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丁亮华;胡任民;高志良;曹志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丁亮华 |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M29/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坚刚 |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张 式椎体 成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手术的医疗器械,尤其用于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背景技术
人体长期缺钙,会引发骨质疏松,严重的会导致骨折。对于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强调卧床休息,但不能迅速有效地缓解患者持续的、严重的疼痛,而且在患者下床活动后由于伤椎的进一步压缩,疼痛及后凸畸形加重,导致胸腔容积缩小,通气障碍,慢性缺氧,心肺功能障碍,死亡率明显升高。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微创、迅速缓解疼痛、充分改善后凸畸形等优点,为这一难治疾患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向病变椎体内注射骨水泥,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消除或减轻腰部疼痛,预防椎体再次骨折的目的。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将特制的耐高压小球囊送入椎体松质骨内,利用球囊扩张所产生的压力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最后将骨水泥注入球囊扩张后所产生的空腔内。这一方法可以重新恢复椎体高度,减轻后凸,恢复正常脊柱力线,但也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如:操作繁琐、球囊容易破裂(经专家调查统计破裂的概率高达47%)。虽然球囊破裂后可以进行更换,继续手术,但注入球囊内用于观察球囊扩张情况的显影剂会发生渗漏,而显影剂对人体是有害的。
中国专利文献CN1755333A公开了一种金属网球椎体成型装置,用金属网球取代球囊,避免球囊被锐利的骨缘刺破,但金属网球在抽出过程中,容易被凸出的骨缘勾住,导致抽出困难,断丝遗留在体内,给手术的进行带来麻烦,并且其不具备控制金属网球扩张的机构,操作起来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扩张式椎体成形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扩张式椎体成形器包括芯轴、推管、撑开球、控制组件和壳体;壳体的整体形状为枪形,其内部形成空腔,壳体的枪杆与枪柄的连接处的左侧设有手柄孔;芯轴包括芯轴主体;推管包括推管主体,推管主体为一中空管,套在芯轴主体上,从而使得推管可相对于芯轴进行左右滑动;芯轴的右端与壳体的枪杆的右端头固定相连,推管和芯轴的左端穿过壳体的枪杆的左端头,且向左伸出;撑开球是由高分子医用塑料掺加显影剂制成的一体件;撑开球包括撑开球主体、位于左端的卡接头和位于右端的插接头;撑开球套在芯轴主体的左部,且撑开球由其卡接头卡套固定在芯轴主体的左端头上,撑开球由其插接头与推管主体的左端头可拆式插接固定连接;撑开球主体由6至16个节套和位于相邻节套之间的连接筋条组成,每个相邻节套之间的连接筋条有2至4条;撑开球主体的最左侧的节套与卡接头相连,撑开球主体的最右侧的节套与插接头相连;当推管位于芯轴的右侧时,撑开球主体的连接筋条处于展开状态;当推管位于芯轴的左侧时,撑开球主体的连接筋条处于卷曲状态,从而使得撑开球主体整体呈团状;控制组件包括推进板、复位控制板、连杆、手柄、第一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第三压缩弹簧和控制开关;推进板和复位控制板通过各自上部所设的孔径略大于推管外径的通孔套在推管上,与推管动配合,且推进板位于复位控制板的左侧;第一压缩弹簧的左端直接或间接与壳体的枪杆的内腔的朝后的腔壁弹性接触,第一压缩弹簧的右端与推进板的左侧面弹性接触,推进板的右侧面与壳体的左挡板相接触,从而使得推进板在左右方向上被弹性定位在壳体的枪杆的内腔中;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三压缩弹簧分上下由各自的左端与壳体的左挡板的右侧面弹性接触,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三压缩弹簧分上下由各自的右端与复位控制板的左侧面弹性接触,复位控制板右侧上方与壳体的右挡板相接触,复位控制板右侧下方与控制开关的控制件相接触,从而使得复位控制板在左右方向上被弹性定位在壳体的枪杆的内腔中;手柄的上部穿过壳体的手柄孔伸入壳体中,且按照前后向设置的转动轴线转动连接在壳体上;连杆的左端头与推进板的下部转动连接,连杆的右端头与手柄的上端头转动连接;控制开关与壳体按照前后向设置的转动轴线转动连接,且控制开关的控制件基本呈扇形柱体;使用时,或者控制件由其左侧平面与壳体的枪杆的内腔的朝上的腔壁相接触,而使得控制开关处于空挡位置,或者控制件由其右侧平面与壳体的枪杆的内腔的朝上的腔壁相接触,而使得控制开关处于推进档位置;在控制开关处于推进档位置时,复位控制板按照上部向左倾斜的方式设置,其右侧面下部与控制开关的控制件的左侧平面按照面接触的方式接触,其右侧上部与壳体的右挡板按照线接触的方式接触,且复位控制板在上下方向上卡紧推管;在控制开关处于空挡位置时,复位控制板按照铅垂的方式设置,其右侧面下部与控制开关的控制件的圆弧柱面以相切的方式接触,其右侧上部与壳体的右挡板按照面接触的方式接触,且复位控制板与推管之间处于间隙配合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丁亮华,未经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丁亮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5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力防臭地漏
- 下一篇:单头倒角内弯曲防堵塞笔杆式采血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