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奶牛自动补液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75096.2 | 申请日: | 201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1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冯军科;李学武;刘海;刘闯;李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军科;李学武;刘海 |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曾晓芒 |
| 地址: | 101105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奶牛 自动 补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专用于医学或医药目的的容器,具体说,涉及一种奶牛自动补液器。
背景技术
多年来,传统的奶牛补液方法是将胃管插入奶牛瘤胃,然后通过漏斗进行手工灌服,由于对牲畜的长时间固定,容易消耗病畜体力,加重病畜的病情。另外,对兽医技术人员来说,单个病畜的长时间占用,必然浪费精力、降低工作效率,其操作麻烦,劳动量大,在繁重的劳动量下,往往造成对每头奶牛的补液量不够充足,影响了治疗的效果。
前期曾有报道,通过压力装置将液体压入牲畜体内,但其动力来源均为手动。在实际生产中,并没有起到降低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因此其应用推广价值并不高,特别是不能适合于规模化牧场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知技术的各种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一次配药就能对多头奶牛进行灌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强度低,劳动效率高的奶牛自动补液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奶牛自动补液器,包括容器、变频泵、第一连管、第二连管和小推车,容器和变频泵分别固定安装在小推车上,容器的底部设有出口,第一连管的一端与所述容器底部的出口相通,所述第一连管的另一端与变频泵的进液口相通,第二连管的一端与变频泵的出液口相通,另一端安装有奶牛补液胃管的转换接头。
本实用新型奶牛自动补液器,其中所述容器的底部设有漏斗槽和支架,所述容器底部的出口位于漏斗槽的最低处,容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小推车上。
本实用新型奶牛自动补液器,其中所述容器采用不锈钢制成,其容积为100升-200升,所述容器的内壁上标有容积刻度。
本实用新型奶牛自动补液器,其中所述第一连管为不锈钢管,第二连管为塑料软管。
本实用新型完全摆脱了传统的人工模式,由于设置了大容量的容器、变频泵、转换接头、第一连管、第二连管和小推车,可以实现一次配药就能对多头奶牛进行灌服,并通过变频泵的档位调节液体的流速,以电力代替人力,大大减小了工作量,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小推车则方便于移动及操作,适应牧场的实际需要,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进一步,容器底部设有漏斗槽,保证了容器中液体排出彻底,无残留积水,适用在冬天的野外作业,不至于因结冰而无法使用。容器的刻度使得对每头奶牛的补液量一目了然。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求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得到更深入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奶牛自动补液器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奶牛自动补液器,设有容器1、变频泵3、第一连管2、第二连管4、转换接头5和小推车6。
容器1呈方形,采用不锈钢制成,其容积为100升-200升,并在内壁上标有容积刻度,使得对每头奶牛的补液量一目了然。容器1的底部设有漏斗槽11和支架12。容器1底部的出口位于漏斗槽11的最低处,漏斗槽11保证了容器1中底部的液体排出彻底,无残留积水,以使本装置在冬天的野外作业中,不至于因结冰而无法使用。支架12通过焊接或螺丝固定安装在小推车6上,方便移动及操作。
变频泵3固定安装在小推车6上。变频泵3设有多个档位,可以调节排出液体的流速,从而保证液体不会因流速太快对奶牛造成伤害,或者因太慢而浪费时间。第一连管2为不锈钢管,第二连管4为塑料软管。第一连管2的一端与容器1底部的出口相通,另一端与变频泵3的进液口相通。第二连管4的一端与变频泵3的出液口相通,第二连管4的另一端安装有转换接头5,用于连接奶牛补液用的胃管。转换接头5保证第二连管4与胃管无缝连接而不会有液体漏出。
使用本实用新型奶牛自动补液器时,将药物倒入容器1中,加水到指定刻度,搅拌均匀。将变频泵3的插头7接通电源,并且调至适当的档位。将转换接头5连接胃管,胃管顺奶牛鼻孔插入奶牛瘤胃中。刻度使得对每头奶牛的补液量可以一目了然,在电力的驱动下,容器1中的液体就会在变频泵3的压力下进入奶牛的瘤胃。
本实用新型奶牛自动补液器可以实现一次配药就能对多头奶牛进行灌服。通过变频泵的档位可以调节液体的流速,保证不对奶牛造成伤害,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以电力代替人力,大大减小了工作量,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军科;李学武;刘海,未经冯军科;李学武;刘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50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男性肢体运动障碍者的小便器
- 下一篇:一种手术侧卧位翻身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