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簧式击鼓玩具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5075.0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8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谢铣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铣琛 |
主分类号: | A63H13/04 | 分类号: | A63H13/04;A63H29/04;A63H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击鼓 玩具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的构造,具体地讲,是一种主要利用弹簧控制玩具击打鼓器的玩具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弹簧式击鼓玩具,在构造上主要是采用多段活动杆相互连接配合,并由按钮配合弹簧,控制击鼓玩具本体上的手部上下活动,从而使手部上的鼓捶来回击打连接于玩具外壳上的鼓器,达到击打鼓器的目的。但这种构造的结构较为复杂,各部件之间的活动配合也不甚合理,使玩具的可玩性和趣味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且可玩性和趣味性较高的弹簧式击鼓玩具构造。
一种弹簧式击鼓玩具构造,包括玩具外壳、按钮、弹簧、连杆、分别连接鼓捶的一双手部和连接于外壳上的鼓器,其特征是:所述按钮与所述连杆连接,在连杆上设有摆动支点和两个叉柱,所述一双手部的末端设有套叉,并分别套接于所述连杆的两个叉柱上,所述外壳内部设有支架供连杆上的摆动支点支承,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外壳内部的弹簧套柱上,所述按钮套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
所述按钮与连杆连接的轴线夹角角度为90-175度。
所述按钮与连杆连接的轴线夹角角度为105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简单实用,仅仅通过一条单独的连杆作为活动枢纽,利用连杆上的摆动支点和叉柱分别与支架和手部套叉配合,就达到能在按钮的控制下,使手部上的鼓捶往复击打鼓器的目的。具有结构简洁、趣味性和可玩性较高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剖示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按钮与连杆连接时另一角度示意图。
其中图中1.外壳、2.弹簧、3.按钮、4.手部、5.鼓捶、6.鼓器、7.连杆、8.摆动支点、9.支架、10.套叉、11、叉柱、12.弹簧套柱、13.按钮轴线、14.连杆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图中所示的是一种弹簧式击鼓玩具构造,主要由玩具的外壳1、按钮3、弹簧2、连杆7、各连接一鼓捶5的一双手部4,还有连接于外壳1上的鼓器6组合而成,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情况是这样的,按钮3与连杆7连接在一起,按钮3还连接弹簧2的一端,是采用套接的形式互相连接,即按钮3开有连接弹簧2的空腔,弹簧2插进按扭3上的空腔,而使两者套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连杆7上设有摆动支点8和两个叉柱11,两个叉柱11分别与对应的手部4插接,手部4的末端各自设有套叉10,通过套叉10分别插接于连杆7上与其相对应的叉柱11上,在外壳1的内部设有支架9,该支架9可以供连杆7上的摆动支点8支承,使连杆7可以通过支点8与支架9的配合和按压与连杆7连接的按钮3而进行摆动,弹簧2的另一端连接在外壳1内部的弹簧套柱12上,使按钮3在按下时压缩弹簧2变形,人手松开按钮3时,由于弹簧2要回复原形将按钮3弹回原来位置,如此往复则使连杆7以支架9为支点而来回摆动,又因为双手部4均通过套叉10与叉柱11之间的活动配合,使双手部4相对于鼓器6上下挥动,双鼓捶5均连接在手部4上,双手部4的上下挥动正好使双鼓捶5轮流往复地击打鼓器6。从而完成整个玩具的活动过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项优选方案,按钮与连杆连接在一起时,按钮轴线13与连杆轴线14的夹角角度可为90-175度之间的任一角度。最优技术方案的夹角角度为105度。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简单实用,只通过一条单独的连杆作为活动枢纽,利用连杆上的摆动支点和叉柱分别与支架和手部套叉配合,就达到能在按钮的控制下,使手部上的鼓捶往复击打鼓器的目的。具有结构简洁、趣味性和可玩性较高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铣琛,未经谢铣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5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