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持传统PSTN话机接入的GSM/PSTN双模式通讯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4958.X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2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袁勇;张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科盈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6 | 分类号: | H04W88/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周瑾 |
地址: | 430011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传统 pstn 话机 接入 gsm 双模 通讯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GSM/PSTN双模式通讯终端,尤其涉及一种支持传统PSTN话机接入的GSM/PSTN双模式通讯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通讯终端类产品功能单一,一股只支持单一无线或者有线网络,这样必然会导致应用场景的单一性,譬如手机类产品在特殊地形和信号差的情况下都无法通话,而PSTN话机在没有有线网络的情况下也是无法拨打电话。国内的某些通讯融合类终端即使同时支持PSTN以及GSM/CDMA接入,一股也只是单一的以无线或者PSTN输出。对于消费者来说,无法进行调整,网络选择的调整性比较差。而且对家庭用户的支持不够,由于采用传统分离器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失去了无线通讯原有得便携性的优势。而且不支持从传统的PSTN固网电话接入,一方面不符合消费者的习惯,另一方面不能充分利用原有固网电话的特点。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的支持传统PSTN话机接入的GSM/PSTN双模式通讯终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不同需求的支持传统PSTN话机接入的GSM/PSTN双模式通讯终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持传统PSTN话机接入的GSM/PSTN双模式通讯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GSM无线通信模块、显示器、PSTN固话模块、SLIC话机接入电路,语音通道切换电路;其中GSM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有与GSM无线网络交互所必需的天线、SIM卡;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GSM无线通信模块或PSTN固话模块输出的相关信息;所述GSM无线通信模块与PSTN固话模块分别通过语音通道切换电路的切换,经由扬声器及麦克风组合与用户进行语音交互;所述GSM无线通信模块内置有存储器及CPU,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数据处理的相关软件,用户通过使用该双模式通讯终端,可以根据用户软件自配置的GSM无线网络或PSTN固话网进行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用传统PSTN电话接入GSM/PSTN双模固定台,大大降低了普通双模固定台的结构复杂度和成本,不需要多余的键盘和显示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SLIC芯片外接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传统PSTN话机接入的GSM/PSTN双模式融合性通讯终端,充分利用传统电话上的键盘以及显示模块,达到对GSM和PSTN电话通讯的接入和呼出,其中:
硬件核心部分:
1.GPRS“LoCosto”方案是TI面向超低价手机(ULC)市场推出的第一代单芯片平台方案。该方案定位为带有简单多媒体功能的GPRS移动类终端,支持WAP/MMS等数据应用,支持MP3等格式音乐播放,支持存储扩展和USB数据交换,支持蓝牙连接等。GPRS“LoCosto”方案核心芯片有两块:TSC2310(BB+RF)与TWL3029(PMU)。TSC2310采用ARM7TM RISC以及TMS320C54xTM DSP双核架构,工作频率为104MHz;基于先进的DRP技术,将digital RF集成入芯片,实现了单芯片方案。
2.SLIC芯片,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用户线接口电路。SLIC芯片提供支持话机的模拟接口,通常为RJ11,可以直接连接电话机。
3.电源管理和充电管理模块。
4.外围接口电路,包括AUDIO,POWER,USB。
5.LCD显示模块。
软件核心部分:
1.OS采用nucleus系统,该系统为开源操作系统,充分做到对系统协议和性能的优化,做到从操作系统层面上对协议模块得支持,达到最优化最快速的用户响应。
2.应用程序部分需要进行MMI(man machine interface)设计,协议层则采用TI得协议栈。MMI层包扩GUI菜单设计,SLIC功能接口设计,充电管理模块设计,基本呼叫功能设计等关键模块。做到可定制化的模块设计,各个模块进行最低得耦合性设计。利用软件的定制,可以充分利用软件的灵活性定制用户的服务。
具体的指标如下:
1.硬件指标
2.软件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科盈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科盈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49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