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地板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4026.5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0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唐杰;全刚;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3/00 | 分类号: | B62D2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地板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地板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A00级和A0级微型轿车的普及,在节油的同时,人们对微型轿车的被动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重视。
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实际就是将动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有效控制碰撞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能量传递和能力吸收)是进行车身安全设计的基础。单纯通过增加加强件、材料强度和厚度来保证碰撞安全,已不能适应现在车身的低成本和轻量化的趋势,难以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侧面碰撞时,碰撞力通过侧围外板传递到后地板架构总成(车架)上。在后面碰撞时,碰撞力直接作用在后地板架构总成(车架)和后地板上。不管是侧碰,还是后碰,后地板架构总成(车架)都起到主要支撑作用,以保护乘员的安全。因此为同时保证微型轿车侧碰和后碰性能,必须优化设计后地板架构总成(车架)的布置和零件结构。
一般微型轿车的承载式车身,由于轴距短,空间较小,同时未合理优化设计车架。不仅车架零件繁多和笨重,也容易导致在侧碰或后碰时的安全性能偏低,严重影响乘员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侧碰和后碰时汽车后地板总成中存在的安全性能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抗碰撞性能好的汽车后地板总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后地板总成,其由后地板前横梁、后地板中横梁、后地板后横梁、后地板和后纵梁组成;所述后地板前横梁、后地板中横梁和后地板后横梁横向平行焊接在后纵梁之间,所述后地板焊接在后地板前横梁、后地板中横梁、后地板后横梁和后纵梁焊接成的框架一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前横梁、后地板中横梁和后纵梁均与后地板搭接各自形成全封闭的截面结构。进一步,在所述后纵梁的前段焊接有后纵梁外侧支板。
本实用新型在后地板架构总成中H形布置横梁和纵梁,并加强前横梁、中横梁和后纵梁,分散碰撞力,同时降低乘员舱内的变形,充分利用整个下车体结构来承受碰撞力,从而降低对乘员舱的破坏程度,保护乘员安全。
同时针对侧碰,后地板前横梁和后地板中横梁与后地板搭接形成全封闭的大截面结构形式,并布置侧向的加强筋,保证能量的快速分散。增加后纵梁外侧支板,在乘员舱外吸收碰撞能量。由于后地板中横梁加强,也可防止备胎冲击油箱。这些措施提高整个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有目标的减少了车身变形。
本技术方案的零件布置和结构,在整车侧碰或后碰时,将侧面或后面的碰撞力均匀传递至整个车体,并有效吸收能量,降低对驾驶室和油箱的破坏程度,保护乘员安全,不仅提升了碰撞力均匀分散和能量吸收问题,也减少了冲压和焊接工序,成本和重量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中后地板前横梁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后地板前横梁与后地板焊接后的剖面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中后地板中横梁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后地板中横梁与后地板焊接后的剖面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中后纵梁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后纵梁与后地板焊接后的剖面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中后纵梁外侧支板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后纵梁外侧支板与后地板、后纵梁焊接后的剖面图;
其中,1-后地板前横梁,2-后地板中横梁,3-后纵梁外侧支板,4-后纵梁,5-后地板,6-后地板后横梁,7-门槛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微型轿车后地板总成包括后地板5、后纵梁4、后地板前横梁1、后地板中横梁2、后地板后横梁6以及后纵梁外侧支板3。后地板前横梁1、后地板中横梁2和后地板后横梁6横向平行焊接在后纵梁4之间,后地板5焊接在后地板前横梁1、后地板中横梁2、后地板后横梁6和后纵梁4焊接成的框架一侧。后纵梁外侧支板3焊接在后纵梁的前段。
从图2A、图2B、图3A和图3B可以看出,后地板前横梁1和后地板中横梁2均与后地板5搭接形成全封闭的截面结构。同样,由图4A和土4B可见,后纵梁4与后地板5焊接后的侧面也是全封闭结构。
参见图5A和图5B,焊接在后纵梁4前段的后纵梁外侧支板3一方面与后纵梁4和后地板5焊接,另一方面又与门槛内板7搭接,形成封闭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40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货车的箱板式挂钩
- 下一篇:矿山井下轨道运输齿轮传动重型阻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