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真助慰衣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3501.7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8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守珍 |
主分类号: | A41B9/02 | 分类号: | A41B9/02;A41B9/04;A41B9/08;A61H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白毅明 |
地址: | 4536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 助慰衣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慰娱衣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仿真助慰衣。
二、背景技术:目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道德观念也有了进一步的改观。人们更加崇尚自由、平等,尊重生命,并能够客观的理解各种价值观的存在。因此,对于目前各种性生活方式和同性恋人群这些生命个体的存在,只要不违反法律,不侵犯他人,人们都能够理解和接受。加之,社会上还有大量的性缺陷患者和残疾人,以及单身个体人群,他们有自由采取正当的方式利用一些工具解决自身身体和生理的需要。对于老年人,虽然身体条件可能达不到,但他们仍然是有生理需求的。毕竟,作为生命个体,在一定程度上,合理的解决生理需求,对人体精神压力的释放以及身体健康是大有好处的。但目前的自慰器产品大多数只是单独的一个人体器官模拟,操作方式单调,使用受到限制,不能达到全身心投入、双方互动、愉悦身心的目的。即使是真人模拟,也同样存在上述缺陷。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仿真助慰衣,穿到身上,可以使使用者实现身心合一,很好的达到双方互动,愉悦身心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仿真助慰衣,含有紧身衣物及男用或女用慰娱器具,所述紧身衣物为短裤、长裤或全身连体或分体衣物,在所述紧身衣物的裆部位置一体设有仿真男用或女用慰娱器具。
所述的仿真助慰衣,所述仿真男用或女用慰娱器具通过其基部两侧或周边设置的连接过渡护翼与紧身衣物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过渡护翼与紧身衣物粘接或缝制固定。
所述的仿真助慰衣,仿真男用或女用慰娱器具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连接过渡护翼与紧身衣物连接部分采用纯天然植物纤维织物、远红外织物或两者混合织物。
所述的仿真助慰衣,紧身衣物为全身连体或分体衣物,慰娱器具为女用时,在紧身衣物的胸部对应位置设有两只或一只仿真乳房,所述仿真乳房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仿真助慰衣,采用仿生衣物和材料,用特制的高弹紧身长、短裤或游泳衣、紧身衣为依托,在衣物的裆部设置男用或女用仿真阳具或阴具,造型逼真,弥补了男、女双方或一方有性缺陷的不足,使用方式多样,使使用者的感受更加真实,更有助于全身心投入,达到全身心愉悦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仿真助慰衣,给无数性缺陷患者和年迈性功能减弱或同性恋人群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并且在特定条件下,解决了计划生育和预防艾滋病的问题,有利于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仿真助慰衣可以采用不同颜色制作,如白色、黑色、红色或黄色等不同人种的肤色,满足不同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和视觉需求。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仿真助慰衣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本实用新型仿真助慰衣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本实用新型仿真助慰衣结构示意图之三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实施例仿真助慰衣,含有紧身衣物1及男用或女用慰娱器具,所述紧身衣物为短裤、长裤或全身连体或分体衣物,在所述紧身衣物1的裆部位置一体设有仿真男用或女用慰娱器具。
本实施例为男用短裤,在其裆部设有仿真女用慰娱器具2。可以采用现有的女用自慰器即男性仿真模拟阳具进行改造后结合紧身衣物使用。
实施例二:参见图2,图中标号同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意义相同,不重述。本实施例为女用短裤,在其裆部设有仿真男用慰娱器具3。可以采用现有的女性仿真模拟生殖器官进行改造后结合紧身衣物使用。
实施例三:参见图3,图中标号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相同的代表意义相同,不重述。本实施例仿真助慰衣,紧身衣物1为全身连体或分体衣物,慰娱器具为现有的女性仿真模拟生殖器官,相应的,在紧身衣物1即女性上衣4的胸部对应位置设有两只或一只仿真乳房5,所述仿真乳房采用医用硅胶制作。
本实用新型仿真助慰衣,为了增加实用性和使用舒适性,在仿真男用或女用慰娱器具基部设有连接过渡护翼,仿真男用或女用慰娱器具通过其基部两侧或周边设置的连接过渡护翼与紧身衣物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过渡护翼与紧身衣物粘接或缝制固定。
仿真男用或女用慰娱器具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连接过渡护翼与紧身衣物连接部分采用纯天然植物纤维织物、远红外织物或两者混合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守珍,未经王守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3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