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癫痫患者舌咬伤的牙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73451.2 | 申请日: | 201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8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红;李小宁;邓艳春;王津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谢钢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癫痫 患者 咬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癫痫患者舌咬伤的牙垫,防止癫痫患者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引起舌咬伤,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癫痫在我国癫痫发病率约为37/10万,患病率为3‰~7‰,我国现约有900万的癫痫患者,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引起舌咬伤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引起感染,牙齿脱落等并发症,也给患者家属带来了恐慌。对于医院的神经内外科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都需要一种操作简单实用安全的牙垫用于患者临床和家庭护理。
癫痫患者抽搐发作时常由于无合适的保护牙垫而致舌咬伤,患者由于分泌物痰液造成呼吸道阻塞缺氧,如果能将保持呼吸道通畅和舌咬伤防护结合起来,操作简单实用就能彻底解决患者抽搐时的防护问题。国内目前临床使用的一次性牙垫材质硬,使用中很难置入患者口腔,而且由于牙垫设计外观光滑无固定带,材质硬脆,置入操作困难,在抢救中易被患者误吞入或掉入气管造成窒息,抽搐发作,牙垫易被患者咬碎。由于癫痫发作的不可预知性,家庭护理中常使用手绢、小木棒、筷子、勺子等物件预防舌咬伤,此类工具使用不科学,不但舌咬伤未预防,往往造成患者口腔损伤,牙齿脱落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方便,能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防止癫痫患者舌咬伤的牙垫。
本实用新型实现过程如下:
一种防止癫痫患者舌咬伤的牙垫,其咽通管的前端与牙垫托固定连接,咽通管的前部两侧设置有咬合垫;所述咽通管为中空管状,其后部为弧形;咬合垫为使用安全的硅胶材料。
为防止牙垫被癫痫患者吞咽,在牙垫托上系有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不易脱出,中空的咽通管设计可解决患者呼吸道梗阻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癫痫患者临床及家庭急救护理,能防止癫痫患者舌咬伤。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牙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为咽通管,2为咬合垫,3为牙垫托,4为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癫痫患者舌咬伤的牙垫,其咽通管(1)的前端与牙垫托(3)固定连接,咽通管(1)的前部两侧设置有咬合垫(2)。咬合垫为使用安全的硅胶材料,克服现有牙垫材质硬脆易碎的不足,并且方便植入。
咽通管(1)为中空管状,中空结构可解决患者呼吸道梗阻的问题;咽通管(1)的后部为弧形设计,以利于植入后患者呼吸顺畅。为防止牙垫被癫痫患者吞咽,在牙垫托(3)上系有固定带(4)。
实施例2临床实验
选择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的癫痫(全身强直阵孪发作)患者80名;年龄≥14岁,除外义齿、门齿臼齿脱落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有可比性。实验组使用改良后的牙垫,对照组使用临床常规使用的一次性牙垫,每次抽搐发作结束后,由抢救护士填写观察表格,观察指标:牙垫植入难易程度,舌咬伤的发生,口腔损伤,操作者手损伤,发作时患者的指脉氧情况,发作停止后牙垫外观损伤情况,单个牙垫使用次数统计,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了解新型牙垫能否操作简单易于置入,能切实解决患者的舌咬伤及呼吸道梗阻问题。
表1癫痫患者舌咬伤对照实验结果
从表1可见,本实用新型可很好的预防癫痫患者舌咬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3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血液透析瘘管修复用涤纶补片
- 下一篇:一种膝关节旋转平台假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