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3101.6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4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明;孟庆辉;吴建峰;谭佃龙;刘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法尔胜技术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C7/14 | 分类号: | A61C7/1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底 不锈钢 正畸托槽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正畸用辅助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
(二)背景技术
正畸托槽是牙齿矫正治疗的重要装置,用于容纳和固定正畸钢丝,传递矫治力到牙齿,从而达到矫正错位牙齿的目的。牙齿与托槽的连接是通过粘接材料粘接,由于牙齿矫正所需要的力是通过托槽传递到牙齿,使得牙齿按预先计划的方向运动,托槽与牙齿的受力状况极为复杂,而且由于矫形时间长达两年左右,因此托槽与牙齿的粘接强度很关键,一旦托槽脱落,直接改变了牙齿的受力状况,从而影响牙齿矫形效果。
托槽粘接的基本程序是首先将经牙釉质酸处理后,使其出现轻度脱钙而显现多孔的蜂窝状结构,然后将粘接材料涂在牙釉质表面,同时将托槽直接粘接。粘接材料一方面在固化以前便渗入了釉质表面的蜂窝结构中,待粘接材料固化后便形成大量树脂突,使粘接材料与牙面间形成了交互镶嵌的联接。另一方面与托槽底直接粘接。因此托槽粘接强度取决于托槽基底的结构形式。
目前托槽基底通常有两种:网格型及槽沟型。网格型网底是将编制的钢丝网焊接在托槽底,形成钢丝网底,如图1所示,不仅粘接强度不佳,而且焊接的丝网容易脱落。为了增加结合力,专利02290263.5齿科正畸金属托槽(附图2)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金属丝网的层数。槽沟型网底通常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造,工序繁多,加工量大,材料损耗多,生产成本较高。图3为常见槽沟型网底托槽示意图,由于机械加工表面比较光滑,受力部位少,在实际操作时托槽容易脱落。专利02267133.1一种齿科正畸托槽(附图4、5)和专利200820037365网底托槽(附图6)也属于此类型托槽,虽然增加了部分受力面积,但由于机械加工的局限,产品表面光滑,受力点均匀而且数量少,每平方毫米不超过2个。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托槽与牙齿表面结合力牢固的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体,托槽体材料采用不锈钢,在托槽体正面中央设有工作槽沟,托槽体两侧翼设有结扎翼和结扎沟,托槽体背面为基底,在所述基底的表面密布有微坑,微坑直径为8~60微米,微坑分布不规则,微坑表面坑坑洼洼,微坑分布密度为每平方毫米2~10个微坑,且部分微坑口小肚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粘接剂进入微坑固化后,形成树脂突,使得使粘接材料与托槽基底形成了交互镶嵌的联接,托槽与牙齿表面产生牢固的结合力。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网格型基底托槽示意图。
图2为专利02290263.5齿科正畸金属托槽示意图。
图3为常规槽沟型基底托槽示意图。
图4为专利02267133.1齿科正畸托槽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向视图。
图6为专利200820037365网底托槽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托槽体1、基底2、工作槽沟3、结扎翼4、结扎沟5、微坑6。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结构示意图。由图7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体1,托槽体1材料采用不锈钢,托槽体1正面中央设有工作槽沟3,托槽体1两侧翼设有结扎翼4和结扎沟5,托槽体1背面为基底2,基底2表面密布有微坑6,微坑6直径为8~60微米,微坑6分布不规则,微坑6表面坑坑洼洼。微坑数量较多,其分布密度为每平方毫米2~10个微坑,部分微坑口小肚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法尔胜技术开发中心,未经江苏法尔胜技术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3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鼻模结构
- 下一篇:一种骨科弧边拱形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