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吊锤蓄能自平衡节能抽油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3057.9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1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万仁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F15B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蓄能 平衡 节能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设备的抽油机,尤其涉及液压蓄能式抽油机。
背景技术
有杆式抽油机是石油矿场采油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抽油机,它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性能可靠,结实耐用等诸多优点,因而历经百年仍然在机械采油设备中占绝对优势,占目前在用抽油机总量的97%。然而传统的游梁式有杆抽油机为纯机械式运动,设备体积大重量重,设备的钢材消耗量大,启动惯性大、耗能高,运行中只能按照一定的、不易改变的参数(如冲程、冲次等)完成其工作循环。地面设备和井下设备难以达到合理的协调,运行中无谓能耗高。
专利申请号为ZL200920032400.5的专利申请中披露了一种智能节能液压内平衡姊妹井抽油机,采用这种方法虽然利用了相邻油井抽油杆下降过程中的能量,但是该设备只能用于姊妹井,单井或多油井无法使用,而且设备采用传统的驴头悬挂支撑,设备庞大,制造费用高,运行时能量损耗大;专利申请号为ZL200920300405.1的专利申请中披露了一种多缸组合式全平衡液压抽油机,采用这种方法虽然利用了液压技术,减少了运动过程的能量损失,但是该设备无平衡配重及蓄能设施,不能充分利用抽油杆下降时产生的势能,造成大量无谓能耗。总之,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不但造成抽油机系统的能耗较大,过程运行稳定性较差,而且设备繁多,浪费大量金属材料、造价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节省能源的液压吊锤蓄能自平衡节能抽油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吊锤蓄能自平衡节能抽油机:包括液压系统、自动换向阀门、油井抽油杆连接器、控制柜、连接管道、支架、平衡吊锤,液压缸是双作用式双活塞杆式液压缸,平衡吊锤与液压缸活塞上部的活塞杆通过绳链连接,绳链由滑轮支撑,平衡吊锤与液压缸分居在支架的两边,油井抽油杆连接器直接与液压缸活塞下部的活塞杆相连,液压泵的进出口管路上安装有自动换向阀门,液压缸活塞上部的液压推进缸通过管道与自动换向阀门连接后再与液压泵的进出口连接在一起,液压缸活塞下部的液压推进缸通过管道与自动换向阀门连接后再与液压泵进出口连接在一起;与电源线相连的控制柜通过控制线及电源线束与液压泵、自动换向阀门连接。
所述的液压系统的液压泵入口处设置有补液管和补液罐。
所述的自动换向阀门是电液换向阀或电液阀或电动阀。
位于支架同一边的与活塞杆连接的绳链的受力中心线与液压缸中的活塞杆的受力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套液压装置无需增加额外的辅助设备、消耗较少的能源就可完成各类油井原油的提升。该系统通过能量回收利用,采用液压活塞杆直接驱动抽油杆运动,减少了设备的投入,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能耗、原油提升过程的能量损失。采用液压吊锤直接蓄能,运用液压循环回路运行平稳、能耗低的特点,开发出的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抽油效率高、换向冲击力小、维修方便、安全耐用的自平衡抽油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井原油的举升,特别是超深井、大排量油井、间歇式油井、稠油油井、海上平台油井、斜直井等。与传统游梁抽油机相比节约钢材30%~40%;节能:30~80%;冲程在:0~8米;冲次在:1~20次之间,可合理选择,设定。同时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及相应电机、应用自动换向阀门换向技术,实现平稳换向,稳定运行,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运动部件少,维修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为油田开采节能技术的推广提供有力的产品和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吊锤蓄能自平衡节能抽油机:包括液压系统、自动换向阀门、油井抽油杆连接器、控制柜、连接管道、支架、平衡锤和连通它们的介质管道、液压介质溶液以及液压介质溶液补充罐等材料与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万仁,未经陈万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3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