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面座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2967.5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1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郑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兴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7/02 | 分类号: | A47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一种网面座椅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网面座椅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垫体,是指供使用者臀部乘坐的座垫或供使用者背部靠抵的背垫。
一般的垫体,有完全由塑胶所制成的型式,但其弹性不足(过硬)容易造成使用者的不适;另外亦有完全由橡胶所制成的型式,但其过软无法提供适当的支撑效果。
因此,目前常见的垫体主要是将发泡材质作为内材,而将天然皮革或人工皮革包覆于内材外,以同时塑形及提供适当的舒适性及包覆性;然而,由于欲将天然皮革或人工皮革包覆于内材外,势必要将天然皮革或人工皮革进行车缝,而其缝线将导致使用者的不适感,况且全由天然皮革或人工皮革包覆的垫体亦有着不够通风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强网面座椅结构,是能同时提供适当的舒适性及通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网面座椅结构,其造型美观而包覆性较佳。
可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的网面座椅结构,包括有:
一骨架,呈预定型态;
一网面,具备多数通风透气的通风孔洞,该网面是位于该骨架中,并以其外侧边固接于该骨架上,使该网面受该骨架所围绕;
一包覆体,是包覆于该骨架与网面上,位于该网面的周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呈背垫型态的网面座椅结构的网面是供使用者的背部靠抵,而可由该网面所具备多数通风透气的通风孔洞增加透气效果,以让使用者不会有闷热的不适感。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包覆体,是由PU所灌注而成,因此不论是弹性或韧度皆优于塑胶及橡胶,而能提供较佳的舒适性。
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包覆体,是经由PU灌注、冷却后所一体塑形而形成,因此表面平滑,且不需车缝,而当然没有车缝线,以避免使用者接触到缝线的不适感。
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包覆体,是经由PU灌注而成型,因此可依模具的型态所完整呈现,使整体的包覆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组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组装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组装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网面座椅结构100,是以背垫的型态呈现,主要包括有:一骨架10、一网面20、一压条30及一包覆体40,其中:
请参阅图1及图2,该骨架10为由一弯管弯折成预定型态,或由多数弯管加以焊接构成预定型态,并于该骨架10的内侧面上依预定间距设置有多个固定勾11,并将该骨架10进行涂装(可为粉体涂装、电解涂装或其它型态的涂装方式)。
请参阅图3,该网面20,具备多个通风透气的通风孔洞,该网面20是位于该骨架10中,并以其外侧边压抵于该骨架10的固定勾11上。
请参阅图3,该压条30,为一橡胶压条,是压抵于该网面20的外侧边上,以将该网面20的外侧边紧紧地与该骨架10的固定勾11加以固定。
请参阅图4,该包覆体40,包覆于该骨架10的外部,并将该网面20加以围绕,该包覆体40的包覆方式是将该骨架10与网面20组合的总成放入于预定型态的模具内,再于该模具内进行PU(聚氨酯,polyurethane)的灌注,待PU冷却后自模具取出并进行毛边的修整即得到包覆于该骨架10外并围绕于该网面20周边位置呈预定型态的包覆体40。
如此一来,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方式,而得到呈背垫型态(如图5所示)的网面座椅结构100。
因此,上述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较佳实施例网面座椅结构100的各部构件及其组装方式的介绍,接着再将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介绍如下:
由于本实用新型呈背垫型态的网面座椅结构100的网面20是供使用者的背部靠抵,而可由该网面20所具备多数通风透气的通风孔洞增加透气效果,以让使用者不会有闷热的不适感。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包覆体40,是由PU所灌注而成,因此不论是弹性或韧度皆优于塑胶及橡胶,而能提供较佳的舒适性。
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包覆体40,是经由PU灌注、冷却后所一体塑形而形成,因此表面平滑,且不需车缝,而当然没有车缝线,以避免使用者接触到缝线的不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兴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全兴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2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