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尖可调铅笔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72865.3 | 申请日: | 201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6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华耀 |
| 主分类号: | B43L23/04 | 分类号: | B43L2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 |
| 地址: | 中国香港柴湾利***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笔尖 可调 铅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铅笔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笔尖可调铅笔刨。
背景技术
自动铅笔刨是文具用品中很常见的刨削铅笔机构,将铅笔插入铅笔刨的刨笔孔中,摇动手搅柄,即可将铅笔刨尖。由于不同人的需求或喜好不同,对铅笔尖的粗细程度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铅笔刨能具有笔尖可调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铅笔刨的笔尖调节机构是通过一个台阶形杆件实现的,不同台阶最后实现一种笔尖粗细程度,因此有几个台阶即可实现几种粗细的笔尖,其调节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笔尖粗细调节范围有限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实现连续调节笔尖粗细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笔尖可调铅笔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笔尖可调铅笔刨,包括壳体和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刨刀架,所述壳体上具有便于铅笔插入的插笔孔,所述刨刀架的与插笔孔相对的端面上开设有具所述插笔孔同轴的锥形刨笔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刨刀架上并穿过所述刨笔孔轴线的顶笔滑块,以及接触面与所述轴线成倾角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装在壳体上且垂直于轴线移动,所述第一部件平行于所述轴线移动并与所述顶笔滑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尖可调铅笔刨中,所述第一部件为装在所述刨刀架上并与所述轴线平行的联动杆,所述第二部件为一面与所述联动杆接触另一面露出所述壳体表面以便于操作的调尖推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尖可调铅笔刨中,所述联动杆与所述调尖推板相接触的接触面为与所述轴线成非0度且非90度的斜楔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尖可调铅笔刨中,所述壳体的与具有插笔孔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上设置有手搅柄,所述调尖推板垂直于所述轴线地安装在所述手搅柄上且可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尖可调铅笔刨中,所述刨刀架上具有便于所述顶笔滑块和联动杆沿刨笔孔的轴线方向移动的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尖可调铅笔刨中,所述笔尖可调铅笔刨还包括推板面盖,其装配在所述手搅柄表面上,且所述推板面盖上具有便于所述调尖推板在其中滑动的微调齿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尖可调铅笔刨中,所述调尖推板的与其滑动方向平行的两侧边上具有与所述微调齿槽配合的微调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尖可调铅笔刨中,所述推板面盖上具有对称轴与所述调尖推板滑动方向重合的三角形孔,所述调尖推板的相对表面上设置有与三角形孔等大的三角形标记。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笔尖可调铅笔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二部件移动,从而通过倾斜接触面带动第一部件进而推动顶笔滑块的连续移动,可实现对笔尖粗细程度的连续性,可得到从粗到尖的一系列笔尖,以满足各种情况下对笔尖粗细程度的不同要求。同时,当有铅笔尖断在刨笔孔内部,也可通过移动联动杆而将断笔尖从刨笔孔里推出,以免影响下次刨铅笔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笔尖可调铅笔刨的零件拆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刀架与调尖推板、联动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装配结构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推板面盖和调尖推板的装配结构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示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笔尖可调铅笔刨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刨刀架、顶笔滑块10、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手柄组件。其中,刨刀架包括刀架8和通过五金轴12而连接到刀架8上去的圆刀11,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部件为联动杆9,第二部件为调尖推板4,手柄组件包括牙套7、手搅柄1、管位5、推板面盖2、手搅圈3和五金钉6。
壳体的一侧面上开有圆形的插笔孔,用于引导铅笔从孔中插入刀架8内。刀架8装在壳体内,且一端端面开设有圆锥形的刨笔孔,刨笔孔的圆形底面正对着插笔孔且刨笔孔与插笔孔同轴设置,则铅笔自插笔孔直接进入刨笔孔内进行刨笔。
如图2、图3所示,刨笔孔的下表面部分沿锥形母线开有通槽,圆刀11倾斜地装在通槽开口处并通过细长的五金轴12而安装到刀架8上。则铅笔进入刨笔孔,圆刀11相对于刀架8转动从而刨削铅笔,使铅笔的前端最终与刨笔孔具有相同的锥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华耀,未经陈华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2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硫正极、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车载用电源装置





